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科学解决地铁弃土出路问题

2016-12-07 来源:深圳特区报
本文摘要:弃土处置就是地铁建设遇到的困难之一。今年我市地铁工程外弃土方约1100万方。明年四期线路启动后,平均每年将产生弃土约2000万方,而作为接收地铁弃土的部九窝受纳场弃土受纳能力仅1000万方,供需矛盾大。
  当前,我市已建成轨道交通里程达285公里,位列全国第三。未来,我市将拥有31条地铁线路,总里程达1200多公里。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振怀率队调研《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轨道交通建设重点建议》办理情况,代表们对我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进展表示满意,并对下一步地铁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0年我市将增加12条地铁线路
 
  轨道交通的建设对一座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轨道交通建设重点建议》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确定的唯一一件重点建议,从去年起已交市政府连续办理两年,助推了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
 
  据介绍,随着今年7、9、11号线的通车,我市目前已建成轨道交通里程285公里,跃居全国第三,进入全球前十。
 
  目前我市在建地铁线路12条,总里程148公里,总投资1167亿元,力争于2020年内完工,届时我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425公里。
 
  未来深圳将拥有31条地铁线路
 
  当前,我市正在开展轨道四期的规划编制和申报工作,计划建设18条线路,里程数达493公里。绝大部分线路规划在原特区外,构建中心区与外围组团的快速联系,实现“45分钟通达”。届时,龙岗、坪山、光明等地45分钟内可达市中心。
 
  在远期规划方面,市轨道办正会同市规土委修编我市轨道交通第四轮线网规划,提出建设轨道都市的目标和远期规划,建设31条线路、总里程1200公里。届时,我市每平方公里的轨道线网密度超过1公里,轨道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60%。
 
  轨道建设要“算长账”
 
  高振怀对重点建议的办理情况给予肯定。他说,轨道交通是深圳投资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要从城市长远发展着眼,坚持规划先行,坚持质量第一,坚持从细节着眼,以更高标准推动轨道交通的建设,满足市民绿色便捷出行需要。
 
  他更提出,轨道交通的规划要有前瞻性,深圳土地资源珍贵,无论是从节约用地,还是从城市环境出发,建议新建地铁尽量走地下。
 
  这个观点得到许多人大代表的认同。李作平代表说,当前地铁走高架的主要原因是可节省约三分之一的建设费用。但是,这对城市景观的破坏是巨大的,还会造成噪音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地铁走高架还会遇到拆迁问题,如果算上拆迁费用,并不见得省钱。“所以,轨道建设不能‘算短账’,要‘算长账’。”
 
  市轨道办相关负责人在回应代表建议时表示,我市轨道四期首批建设的5条线路(6号线支线,12、13、14、16号线)中,地下段146.7公里,高架段仅2.2公里,实现绝大部分线路地下走。
 
  加快推进新的受纳场建设
 
  座谈中,针对地铁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代表们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
 
  弃土处置就是地铁建设遇到的困难之一。今年我市地铁工程外弃土方约1100万方。明年四期线路启动后,平均每年将产生弃土约2000万方,而作为接收地铁弃土的部九窝受纳场弃土受纳能力仅1000万方,供需矛盾大。
 
  代表们建议,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新的受纳场建设,另一方面尽快与临深城市协商,将弃土运往中山、惠州、汕尾等周边市需回填土方的工程,实现弃土再利用,科学解决我市地铁弃土问题。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科学解决地铁弃土出路问题

深圳特区报

  当前,我市已建成轨道交通里程达285公里,位列全国第三。未来,我市将拥有31条地铁线路,总里程达1200多公里。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振怀率队调研《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轨道交通建设重点建议》办理情况,代表们对我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进展表示满意,并对下一步地铁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0年我市将增加12条地铁线路
 
  轨道交通的建设对一座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轨道交通建设重点建议》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确定的唯一一件重点建议,从去年起已交市政府连续办理两年,助推了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
 
  据介绍,随着今年7、9、11号线的通车,我市目前已建成轨道交通里程285公里,跃居全国第三,进入全球前十。
 
  目前我市在建地铁线路12条,总里程148公里,总投资1167亿元,力争于2020年内完工,届时我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425公里。
 
  未来深圳将拥有31条地铁线路
 
  当前,我市正在开展轨道四期的规划编制和申报工作,计划建设18条线路,里程数达493公里。绝大部分线路规划在原特区外,构建中心区与外围组团的快速联系,实现“45分钟通达”。届时,龙岗、坪山、光明等地45分钟内可达市中心。
 
  在远期规划方面,市轨道办正会同市规土委修编我市轨道交通第四轮线网规划,提出建设轨道都市的目标和远期规划,建设31条线路、总里程1200公里。届时,我市每平方公里的轨道线网密度超过1公里,轨道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60%。
 
  轨道建设要“算长账”
 
  高振怀对重点建议的办理情况给予肯定。他说,轨道交通是深圳投资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要从城市长远发展着眼,坚持规划先行,坚持质量第一,坚持从细节着眼,以更高标准推动轨道交通的建设,满足市民绿色便捷出行需要。
 
  他更提出,轨道交通的规划要有前瞻性,深圳土地资源珍贵,无论是从节约用地,还是从城市环境出发,建议新建地铁尽量走地下。
 
  这个观点得到许多人大代表的认同。李作平代表说,当前地铁走高架的主要原因是可节省约三分之一的建设费用。但是,这对城市景观的破坏是巨大的,还会造成噪音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地铁走高架还会遇到拆迁问题,如果算上拆迁费用,并不见得省钱。“所以,轨道建设不能‘算短账’,要‘算长账’。”
 
  市轨道办相关负责人在回应代表建议时表示,我市轨道四期首批建设的5条线路(6号线支线,12、13、14、16号线)中,地下段146.7公里,高架段仅2.2公里,实现绝大部分线路地下走。
 
  加快推进新的受纳场建设
 
  座谈中,针对地铁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代表们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
 
  弃土处置就是地铁建设遇到的困难之一。今年我市地铁工程外弃土方约1100万方。明年四期线路启动后,平均每年将产生弃土约2000万方,而作为接收地铁弃土的部九窝受纳场弃土受纳能力仅1000万方,供需矛盾大。
 
  代表们建议,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新的受纳场建设,另一方面尽快与临深城市协商,将弃土运往中山、惠州、汕尾等周边市需回填土方的工程,实现弃土再利用,科学解决我市地铁弃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