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九重“buff”!青岛地铁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3-06-06 来源:大众网
本文摘要:  车站开挖,全封闭施工大棚将粉尘、噪音统统关进棚里;两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预计年节电约50万度;12亿人次乘地...
  车站开挖,全封闭施工大棚将粉尘、噪音统统“关进”棚里;两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预计年节电约50万度;12亿人次乘地铁出行,让“坐地铁就是做公益”成为现实……
 
  聚焦“绿色”目标,青岛地铁坚持以《绿色城轨发展实施方案》为引领,提出2025年、2028年、2050年“三步走”规划和9条行动路径、64项重点任务,全面打造“供能-配能-储能-用能-管能”五维一体能源管控新格局。青岛地铁坚定不移地将绿色低碳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一项项技术的落地、一次次创新的应用,为青岛地铁力争2028年实现节电30%、降碳40%的绿色目标提供前进的动力。聚焦“和谐”目标,青岛市地铁办联合青岛市住建局组织修编完成了《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土建篇)》(共8章59小节)和《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指南(土建篇)》(共8章50小节),指导地铁三期工程建设,重点突出绿色施工,降低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持续改善建设生态环境。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这就为您盘点青岛地铁在打造绿色、和谐地铁过程中叠加的那些“buff”!
 
  Buff1:全封闭施工大棚
 
  在5号线麦岛站,浅灰色的施工大棚非常显眼,卷帘门起落间,车辆和人员进进出出。大棚里,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大型机械发挥“神力”。机械工作时,在大棚内测得的噪音在80-90分贝,而站在大棚外,噪音值直接降到了50-55分贝。全封闭施工大棚最大程度减少噪音、扬尘对周边居民和商户的影响,将整座车站的施工作业全部封闭在大棚内。青岛地铁在二期工程中首次使用了全封闭施工大棚,按照《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的要求,在地铁三期工程中全面落地应用。
 
  Buff2:装配式技术
 
  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6座装配式车站主体结构共计装配12万吨构件,是目前全国最大规模应用预制装配式车站技术的地铁线路。装配式车站不再需要传统的“支模打灰、覆盖养护”,安全风险有效降低,实现了装配现场作业时间减少约70%,节省工期4-6个月。与传统现浇车站施工方法相比,一座标准装配式车站可节省钢材约800吨,节省木材800立方米,施工废弃量减少50%,碳排放量减少约4158吨,减排约20%。
 
  6号线在装配式车站、轨道板预制技术规模化运用的同时,大力推广装配式站台板应用,即在公共区站台板、梁、柱、墙预制装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接缝采取少量现浇。全线7座车站公共区站台板在实际运用中效果良好,曾在7天完成110米站台板装配,较传统施工节省工期2个月,且实体质量好,外观效果优,各方耗能均有降低,真正做到了优质高效的节能降碳。
 
  Buff3:渣土资源化利用
 
  盾构渣土进行脱水、破碎、筛分,形成不同级别的砂石骨料,这些砂石骨料成为优质的建筑材料,可生产混凝土和豆砾石。每吨盾构渣土可以生产约200公斤砂、300公斤石子、100公斤水、400公斤泥土,可制成270块免烧泥制砖。与传统渣土处置方式相比,可减少碳排放约26%。青岛地铁6号线成为青岛第一条盾构渣土“吃干榨净”的地铁线。
 
  Buff4:智慧工地管理
 
  在7号线二期、15号线一期工程建设中,人工智能成了“不下班的卫生委员”。“路面清洁度识别”实现了对作业区域临时便道及工地大门口市政道路路面清洁度的实时监控。当AI识别到路面上有泥污、杂物或散落的渣土时,会自动报警并通过平台推送到工点调度中心,再通过现场音柱进行广播,提醒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及时清理。
 
  Buff5:飞轮储能
 
  地铁是用电大户,特别是在运营环节。在牵引节能方面,青岛地铁全线网投用44套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年节电约140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约1.4万吨。其中,通过“揭榜挂帅”攻关,11号线永磁列车短路故障运行能力提升至60千米/小时水平,列车牵引系统节能率约15%。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台1兆瓦飞轮储能装置在3号线顺利挂网,属行业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产品,挂网期间日均节电达1600度,年可节电50万度以上。
 
  Buff6:光伏发电
 
  13号线3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近一年累计发电37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约3688吨,同时已完成2条线8.86万平方米区域光伏改造项目招标,目前正加快推进项目实施。三期线路将按照“能布尽布”的原则,进行光伏安装应用,预计线网年总发电量达3780万度,降碳达3.8万吨左右。
 
  Buff7:动照节能
 
  动照节能方面,3号线新型能源智能管理系统,集成能耗智能监测与环控智慧调控功能,环控系统节能率预计可达20%以上。2号线李村公园站动照设备节能运行课题、东韩站环控系统节能试点项目,分别对风系统和水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均已上线运行。另有地铁大厦、南岭等车站环控节能试点项目正稳步推进。
 
  Buff8:精细化、差异化用能策略
 
  客流低峰时段节能关停一部同一运行方向的自动扶梯
 
  青岛地铁全面推行精细化、差异化用能策略。综合考虑节能与服务需要,对车站照明、通风空调等设备系统运行时间和投用数量进行优化,形成线网级服务设备节能运行规范;推行“节能降碳一站一方案”,差异化设置更为节能的运行标准,在保证客运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车站节能潜力。
 
  Buff9:绿色出行“主力军”
 
  公共交通分担率从2021年的24.5%,到2022年的33.3%,再到2023年最大日达59%,极大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与铁路综合衔接覆盖率达98.6%,基本实现对全市主要交通枢纽全覆盖;青岛地铁APP使用量占比不断攀升,最大占比达到48.76%,乘车支付更加绿色便捷——目前,青岛地铁已累计运送乘客超过12亿人次,让绿色出行“主力军”的担当更加凸显。
 
  除了以上九重“buff”,青岛地铁在诸多细节之处精益求精,2022年,青岛地铁全年累计节电超300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近3万吨,荣获“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企业贡献奖一等奖”。
 
  青岛地铁深刻把握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降低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升绿色环保标准,将节能减排系统融入施工和运营的标准化建设,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努力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实现更大进步。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九重“buff”!青岛地铁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大众网

  车站开挖,全封闭施工大棚将粉尘、噪音统统“关进”棚里;两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预计年节电约50万度;12亿人次乘地铁出行,让“坐地铁就是做公益”成为现实……

 
  聚焦“绿色”目标,青岛地铁坚持以《绿色城轨发展实施方案》为引领,提出2025年、2028年、2050年“三步走”规划和9条行动路径、64项重点任务,全面打造“供能-配能-储能-用能-管能”五维一体能源管控新格局。青岛地铁坚定不移地将绿色低碳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一项项技术的落地、一次次创新的应用,为青岛地铁力争2028年实现节电30%、降碳40%的绿色目标提供前进的动力。聚焦“和谐”目标,青岛市地铁办联合青岛市住建局组织修编完成了《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土建篇)》(共8章59小节)和《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指南(土建篇)》(共8章50小节),指导地铁三期工程建设,重点突出绿色施工,降低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持续改善建设生态环境。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这就为您盘点青岛地铁在打造绿色、和谐地铁过程中叠加的那些“buff”!
 
  Buff1:全封闭施工大棚
 
  在5号线麦岛站,浅灰色的施工大棚非常显眼,卷帘门起落间,车辆和人员进进出出。大棚里,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大型机械发挥“神力”。机械工作时,在大棚内测得的噪音在80-90分贝,而站在大棚外,噪音值直接降到了50-55分贝。全封闭施工大棚最大程度减少噪音、扬尘对周边居民和商户的影响,将整座车站的施工作业全部封闭在大棚内。青岛地铁在二期工程中首次使用了全封闭施工大棚,按照《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的要求,在地铁三期工程中全面落地应用。
 
  Buff2:装配式技术
 
  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6座装配式车站主体结构共计装配12万吨构件,是目前全国最大规模应用预制装配式车站技术的地铁线路。装配式车站不再需要传统的“支模打灰、覆盖养护”,安全风险有效降低,实现了装配现场作业时间减少约70%,节省工期4-6个月。与传统现浇车站施工方法相比,一座标准装配式车站可节省钢材约800吨,节省木材800立方米,施工废弃量减少50%,碳排放量减少约4158吨,减排约20%。
 
  6号线在装配式车站、轨道板预制技术规模化运用的同时,大力推广装配式站台板应用,即在公共区站台板、梁、柱、墙预制装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接缝采取少量现浇。全线7座车站公共区站台板在实际运用中效果良好,曾在7天完成110米站台板装配,较传统施工节省工期2个月,且实体质量好,外观效果优,各方耗能均有降低,真正做到了优质高效的节能降碳。
 
  Buff3:渣土资源化利用
 
  盾构渣土进行脱水、破碎、筛分,形成不同级别的砂石骨料,这些砂石骨料成为优质的建筑材料,可生产混凝土和豆砾石。每吨盾构渣土可以生产约200公斤砂、300公斤石子、100公斤水、400公斤泥土,可制成270块免烧泥制砖。与传统渣土处置方式相比,可减少碳排放约26%。青岛地铁6号线成为青岛第一条盾构渣土“吃干榨净”的地铁线。
 
  Buff4:智慧工地管理
 
  在7号线二期、15号线一期工程建设中,人工智能成了“不下班的卫生委员”。“路面清洁度识别”实现了对作业区域临时便道及工地大门口市政道路路面清洁度的实时监控。当AI识别到路面上有泥污、杂物或散落的渣土时,会自动报警并通过平台推送到工点调度中心,再通过现场音柱进行广播,提醒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及时清理。
 
  Buff5:飞轮储能
 
  地铁是用电大户,特别是在运营环节。在牵引节能方面,青岛地铁全线网投用44套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年节电约140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约1.4万吨。其中,通过“揭榜挂帅”攻关,11号线永磁列车短路故障运行能力提升至60千米/小时水平,列车牵引系统节能率约15%。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台1兆瓦飞轮储能装置在3号线顺利挂网,属行业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产品,挂网期间日均节电达1600度,年可节电50万度以上。
 
  Buff6:光伏发电
 
  13号线3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近一年累计发电37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约3688吨,同时已完成2条线8.86万平方米区域光伏改造项目招标,目前正加快推进项目实施。三期线路将按照“能布尽布”的原则,进行光伏安装应用,预计线网年总发电量达3780万度,降碳达3.8万吨左右。
 
  Buff7:动照节能
 
  动照节能方面,3号线新型能源智能管理系统,集成能耗智能监测与环控智慧调控功能,环控系统节能率预计可达20%以上。2号线李村公园站动照设备节能运行课题、东韩站环控系统节能试点项目,分别对风系统和水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均已上线运行。另有地铁大厦、南岭等车站环控节能试点项目正稳步推进。
 
  Buff8:精细化、差异化用能策略
 
  客流低峰时段节能关停一部同一运行方向的自动扶梯
 
  青岛地铁全面推行精细化、差异化用能策略。综合考虑节能与服务需要,对车站照明、通风空调等设备系统运行时间和投用数量进行优化,形成线网级服务设备节能运行规范;推行“节能降碳一站一方案”,差异化设置更为节能的运行标准,在保证客运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车站节能潜力。
 
  Buff9:绿色出行“主力军”
 
  公共交通分担率从2021年的24.5%,到2022年的33.3%,再到2023年最大日达59%,极大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与铁路综合衔接覆盖率达98.6%,基本实现对全市主要交通枢纽全覆盖;青岛地铁APP使用量占比不断攀升,最大占比达到48.76%,乘车支付更加绿色便捷——目前,青岛地铁已累计运送乘客超过12亿人次,让绿色出行“主力军”的担当更加凸显。
 
  除了以上九重“buff”,青岛地铁在诸多细节之处精益求精,2022年,青岛地铁全年累计节电超300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近3万吨,荣获“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企业贡献奖一等奖”。
 
  青岛地铁深刻把握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降低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升绿色环保标准,将节能减排系统融入施工和运营的标准化建设,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努力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实现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