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博览史话 > 内容

废弃铁路 不堪回首的苦难记忆

2013-05-10 来源:
本文摘要: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境内,有一条旧铁路散落于荒山野岭间,铁轨早被扒光,仅剩下断断续续的涵洞与桥墩。这条铁路从建成之日起至现在,...
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境内,有一条旧铁路散落于荒山野岭间,铁轨早被扒光,仅剩下断断续续的涵洞与桥墩。这条铁路从建成之日起至现在,已被废弃了70余年。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修建的一条旨在掠夺中国资源的战备铁路,对外称“安仁线”(安东至桓仁),是日本拟定的“东边道纵贯铁道计划”的一部分。这残损的铁路遗址,凝缩下一段不堪回首的战争记忆,刻录下一章东北沦亡的苦难历史。


捍卫边疆   清廷设立特殊行政机构
 
    欲了解安仁线铁路的历史,首先要搞懂日本拟定的“东边道纵贯铁道计划”形成的渊源始末。“东边道纵贯铁道”可简称为“东边道铁路”,何谓“东边道”?“道”是清政府在省与府之间或省与县(包括市)之间设置的一种行政机构,最高长官称为道员或道台,职务为正四品文职官员。“道”在最初设置的时候只辖一府,或数道同辖一府,后来有的统辖全省,有的分辖三、四府之地,辖区不一。实际上,“道”不完全具备地方政府性质,不过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派生物,尤其在清政府鞭长莫及或统治力较弱的地区,道台的责权更大,地方上的县令、知府、州府等官员统归其统辖。“东边道”最初的名字为“分巡关边兵备道”,后又被改为“分巡奉天东边兵备道”。时间一长,即简称为“分巡兵备道”或“东边道”等名称了。清政府之所以设置“东边道”,是因为这里地广人稀、资源丰富,虽是龙兴之地却边患严重。为加强对边疆重地的保护与控制,非常有必要在这里设置一个特殊的行政机构。
 
    当时“东边道”统辖的区域很广大,具体为:安东县(今丹东)、兴京、通化、凤城、宽甸、桓仁、辑安、长白、安图、抚松、抚顺、本溪、海龙、辉南、柳河、金州、复州、庄河等县,其辖区面积几乎相等于现在吉林、辽宁二省面积总和的一半。“东边道”首位行政长官是道员陈本植,办公地点在凤凰城。1906年,安东被辟为中国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后,时任“东边道”长官的张锡銮将“东边道”的办公机构从凤凰城迁到了今丹东市。“东北王”张作霖在洮南结拜的八兄弟中,老大马龙潭和老四汤玉麟都曾出任过东边道镇守使这一要职。沈阳张氏帅府老虎厅中的老虎标本,就是汤玉麟在东边道猎杀后,送给张作霖的。
 
联俄抗日  清廷为沙俄修路开绿灯


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清政府内有人主张继续推行甲午战争前“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梦想“以俄制日”,作为报偿,清廷可与俄国签订结盟密约。


基于这样的思路,1896年,借祝贺沙皇加冕典礼之机,清政府特派李鸿章赴俄,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御敌相互援助条约》(简称《中俄密约》),允许俄国在中国境内修筑东清铁路。该铁路于1898年8月以哈尔滨为中心,分为东部、西部、南部三段,6处同时破土动工。从此,在中国东北辽阔的土地上自西向东形成了一条从满洲里经海拉尔、扎兰屯、昂昂溪、哈尔滨、新香坊、牡丹江至绥芬河横贯东西两侧的铁路大动脉(满绥线),及另外一条以哈尔滨为起点由北向南经陶赖昭、长春(新京)、四平、开原、铁岭、奉天(沈阳)、辽阳、鞍山、大石桥、金州、周水子至大连的铁路大动脉(哈大线)。这贯通东西和南北方向的两条铁路在东北大地上构成了一个巨大的"T"字图案,将东北广袤的原野分成不规则的三大块,哈尔滨则正好是这T字图案上的交汇点,而T字右下角部分,就是“东边道”地区。


据《中国东北铁路史》记载:T字横画(满洲里到绥芬河东西方向线路),及T字竖画(哈尔滨至旅顺南北方向线路)全程共2489.2公里,若再加上后来的大石桥—牛庄(21.4公里)支线、灯塔-煤矿支线(15.6公里)、抚顺-苏家屯(52.9公里)支线,东清铁路的总长度为2579.1 公里。由于抚顺当时是隶属于“东边道”辖区内的一个县,所以从抚顺至苏家屯这段铁路线应是“东边道”辖区内建造的最早铁路线,它同东清铁路一样一律采用俄制1524毫米轨距。


针锋相对  日本抛出庞大筑路计划
 
    眼见沙俄在东北大修铁路,将东北权益逐渐收入囊中,日本不甘心东北这块“肥肉”落入沙俄口中,于是在1937年,抛出了庞大的筑路计划,称之为“东边道纵贯铁道工程计划”。
 
    日本最早在“东边道”辖区内修建的铁路,是从安东至奉天的一条手压式军用轻便铁道。1904年 2月10 日,日俄战争爆发,在未经清朝政府授权的前提下,日本军方和日本铁道总监部以运输作战物资为借口,紧急从朝鲜半岛征调日本铁道大队,擅自铺设了一条手压式军用轻便铁道线,以作运兵之用。此后不久,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迫使清政府违心同意日本“改良”安奉军用轻便铁道线,并由他们来掌握安奉线的一切经营活动。
 
    1907年4月1日,日本政府及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同时下令由日本“铁道提理部”负责改良安奉线铁道工程。日本铁道提理部私自将“改良”铁道工程方案换为“改筑”铁道方案,并于1909年8月开始动工修筑安奉线铁道,一直到1911年11月1日,工程宣布结束。至此,从安东到奉天的军用轻便铁道便“改筑”成宽轨的商业性铁道工程,客货列车畅通无阻。与此同时,另一条旨在掠夺东北资源,从奉天经安东然后经水路到日本本土的运输线也全线贯通。这些举措为东边道铁路的全面启动,做了先期铺垫。
 
    1937年春天,日本着手在宽甸境内的上河口至灌水地段(史称鸭北铁道线)开始实施其“东边道纵贯铁道工程计划”。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该段线路地质结构情况异常复杂,此段路基的建设工程直至1943年才完成。
 
    1937年7月,日本在凤城境内又实施了安仁线建设工程。该线的原计划是:由安奉线引出一条铁路支脉,经官家、大堡、灌水、八河川等地到达桓仁,全长171公里,这条安仁线是日本侵略者修筑“东边道纵贯铁道工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942年,由于太平洋战争处于激烈交战状态,工程资金严重不足,此处工程于1942年7月停建,但至灌水段工程已基本建成完工。1943年4月,安仁线因改在凤凰城车站同安奉线接轨,所以,日本人就将此前修筑的官家段铁路全部弃掉。
 
    “东边道纵贯铁路工程计划”的另一部分即安大线(安东至大东港),这条铁路线于1940年4月开始动工兴建,当时由于太平洋战争没有爆发,所以工程资金相对比较充足,工程进展十分顺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至1941年3月),此段工程铁道就铺到了浪头地段,并于同年4月在前阳建成南安东车站,进行暂时营业。
 
    此段工程虽然进行比较顺利,但因安仁线工程始终没有完工,所以日本原计划的由大东港至安东南站(前阳)安东站官家、大堡、灌水、八河川再到桓仁境内与“通仁线”相接,途经通化、梅河口、吉林、拉法、明月沟、朝阳川直达图们火车站的“东边道纵贯铁道工程计划”没有得以实现。
 
    除在安东境内修筑的铁路线外,其他在“东边道”境内及其周边同时期修建的铁路线如本溪境内的“溪城线”、通化境内的“梅河口至通化至鸭圈火车站铁路线”,以及辑安境内的“满浦经辑安经鸭圈再经浑江到达大栗子车站的铁路线”等,所有这些铁路线均属于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东北实施的“东边道纵贯铁道工程计划”的一部分。
 
二战战败   日本被迫放弃修路计划


二战战败投降,日本被迫放弃东边道铁路的修建工程,在今天宽甸的八河川、双山子一带,日本废弃的东边道铁路旧迹随处可见。
 
    本溪发改委基础产业处的赵亚毅处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份原始资料:1926年2月,由伪满交通部与“满铁”建设局共同组成“东边道产业开发铁道调查队”,从本溪湖经碱厂至通化的线路进行初测。1937年1月,由“满铁奉天铁道事务所”组成勘探队对安仁灌水至桓仁段进行勘测,同年10月末测至136公里处停测,尚未进入桓仁境内。


1937年7月22日,控制东北交通命脉的“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与伪满洲国签订了第五次“契约线”,计划在桓仁境内修建两条铁路线。一条是田通线(田师傅通化),此线分为通仁线(通化桓仁)和碱仁线(碱厂桓仁),两段全长209.56公里;一条是安仁线(安东桓仁)全长171公里。两线联结,经通化、抚松、两江口至长图线的明月沟(今吉林省安图县),从而构成所谓的“东边道纵贯铁道”,联结辽、吉两省,以达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统治和掠夺资源的目的。


1943年初,在完成定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同年4月动工,重点施工通化至桓仁一段,由“奉天铁道建设事务所”所属的工事区组织施工,采取承包方式,由日本包工商总城、康德、神谷等承包,役使中国人施工,工事区下设6个工区,分段施工。但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东边道铁路被迫停建,只完成了部分路基、隧道、桥涵的建设。
 
    在宽甸双山子镇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日本人之所以未修通安仁线铁路,是因为一位中国的爱国工程师将桥梁两段路基的标高数据故意弄错,导致桥面对接时无法合拢,使其沦为一座废桥!待日军发现受骗时,这位中国工程师早已安全脱身。日军被迫重修,拖延了大量时间,到日本战败时,这条铁路也没有修好。
 
    下期预告:了解伪满洲国的人大多知道袁金铠这个人。 “九·一八”事变后,袁金铠投靠了日本人,成为伪满洲国的大臣,落得可耻下场。人们惊诧于袁金铠的堕落,却不知,早在多年前,这个人已经露出了趋炎附势、两面三刀的奸诈本性……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废弃铁路 不堪回首的苦难记忆

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境内,有一条旧铁路散落于荒山野岭间,铁轨早被扒光,仅剩下断断续续的涵洞与桥墩。这条铁路从建成之日起至现在,已被废弃了70余年。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修建的一条旨在掠夺中国资源的战备铁路,对外称“安仁线”(安东至桓仁),是日本拟定的“东边道纵贯铁道计划”的一部分。这残损的铁路遗址,凝缩下一段不堪回首的战争记忆,刻录下一章东北沦亡的苦难历史。


捍卫边疆   清廷设立特殊行政机构
 
    欲了解安仁线铁路的历史,首先要搞懂日本拟定的“东边道纵贯铁道计划”形成的渊源始末。“东边道纵贯铁道”可简称为“东边道铁路”,何谓“东边道”?“道”是清政府在省与府之间或省与县(包括市)之间设置的一种行政机构,最高长官称为道员或道台,职务为正四品文职官员。“道”在最初设置的时候只辖一府,或数道同辖一府,后来有的统辖全省,有的分辖三、四府之地,辖区不一。实际上,“道”不完全具备地方政府性质,不过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派生物,尤其在清政府鞭长莫及或统治力较弱的地区,道台的责权更大,地方上的县令、知府、州府等官员统归其统辖。“东边道”最初的名字为“分巡关边兵备道”,后又被改为“分巡奉天东边兵备道”。时间一长,即简称为“分巡兵备道”或“东边道”等名称了。清政府之所以设置“东边道”,是因为这里地广人稀、资源丰富,虽是龙兴之地却边患严重。为加强对边疆重地的保护与控制,非常有必要在这里设置一个特殊的行政机构。
 
    当时“东边道”统辖的区域很广大,具体为:安东县(今丹东)、兴京、通化、凤城、宽甸、桓仁、辑安、长白、安图、抚松、抚顺、本溪、海龙、辉南、柳河、金州、复州、庄河等县,其辖区面积几乎相等于现在吉林、辽宁二省面积总和的一半。“东边道”首位行政长官是道员陈本植,办公地点在凤凰城。1906年,安东被辟为中国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后,时任“东边道”长官的张锡銮将“东边道”的办公机构从凤凰城迁到了今丹东市。“东北王”张作霖在洮南结拜的八兄弟中,老大马龙潭和老四汤玉麟都曾出任过东边道镇守使这一要职。沈阳张氏帅府老虎厅中的老虎标本,就是汤玉麟在东边道猎杀后,送给张作霖的。
 
联俄抗日  清廷为沙俄修路开绿灯


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清政府内有人主张继续推行甲午战争前“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梦想“以俄制日”,作为报偿,清廷可与俄国签订结盟密约。


基于这样的思路,1896年,借祝贺沙皇加冕典礼之机,清政府特派李鸿章赴俄,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御敌相互援助条约》(简称《中俄密约》),允许俄国在中国境内修筑东清铁路。该铁路于1898年8月以哈尔滨为中心,分为东部、西部、南部三段,6处同时破土动工。从此,在中国东北辽阔的土地上自西向东形成了一条从满洲里经海拉尔、扎兰屯、昂昂溪、哈尔滨、新香坊、牡丹江至绥芬河横贯东西两侧的铁路大动脉(满绥线),及另外一条以哈尔滨为起点由北向南经陶赖昭、长春(新京)、四平、开原、铁岭、奉天(沈阳)、辽阳、鞍山、大石桥、金州、周水子至大连的铁路大动脉(哈大线)。这贯通东西和南北方向的两条铁路在东北大地上构成了一个巨大的"T"字图案,将东北广袤的原野分成不规则的三大块,哈尔滨则正好是这T字图案上的交汇点,而T字右下角部分,就是“东边道”地区。


据《中国东北铁路史》记载:T字横画(满洲里到绥芬河东西方向线路),及T字竖画(哈尔滨至旅顺南北方向线路)全程共2489.2公里,若再加上后来的大石桥—牛庄(21.4公里)支线、灯塔-煤矿支线(15.6公里)、抚顺-苏家屯(52.9公里)支线,东清铁路的总长度为2579.1 公里。由于抚顺当时是隶属于“东边道”辖区内的一个县,所以从抚顺至苏家屯这段铁路线应是“东边道”辖区内建造的最早铁路线,它同东清铁路一样一律采用俄制1524毫米轨距。


针锋相对  日本抛出庞大筑路计划
 
    眼见沙俄在东北大修铁路,将东北权益逐渐收入囊中,日本不甘心东北这块“肥肉”落入沙俄口中,于是在1937年,抛出了庞大的筑路计划,称之为“东边道纵贯铁道工程计划”。
 
    日本最早在“东边道”辖区内修建的铁路,是从安东至奉天的一条手压式军用轻便铁道。1904年 2月10 日,日俄战争爆发,在未经清朝政府授权的前提下,日本军方和日本铁道总监部以运输作战物资为借口,紧急从朝鲜半岛征调日本铁道大队,擅自铺设了一条手压式军用轻便铁道线,以作运兵之用。此后不久,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迫使清政府违心同意日本“改良”安奉军用轻便铁道线,并由他们来掌握安奉线的一切经营活动。
 
    1907年4月1日,日本政府及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同时下令由日本“铁道提理部”负责改良安奉线铁道工程。日本铁道提理部私自将“改良”铁道工程方案换为“改筑”铁道方案,并于1909年8月开始动工修筑安奉线铁道,一直到1911年11月1日,工程宣布结束。至此,从安东到奉天的军用轻便铁道便“改筑”成宽轨的商业性铁道工程,客货列车畅通无阻。与此同时,另一条旨在掠夺东北资源,从奉天经安东然后经水路到日本本土的运输线也全线贯通。这些举措为东边道铁路的全面启动,做了先期铺垫。
 
    1937年春天,日本着手在宽甸境内的上河口至灌水地段(史称鸭北铁道线)开始实施其“东边道纵贯铁道工程计划”。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该段线路地质结构情况异常复杂,此段路基的建设工程直至1943年才完成。
 
    1937年7月,日本在凤城境内又实施了安仁线建设工程。该线的原计划是:由安奉线引出一条铁路支脉,经官家、大堡、灌水、八河川等地到达桓仁,全长171公里,这条安仁线是日本侵略者修筑“东边道纵贯铁道工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942年,由于太平洋战争处于激烈交战状态,工程资金严重不足,此处工程于1942年7月停建,但至灌水段工程已基本建成完工。1943年4月,安仁线因改在凤凰城车站同安奉线接轨,所以,日本人就将此前修筑的官家段铁路全部弃掉。
 
    “东边道纵贯铁路工程计划”的另一部分即安大线(安东至大东港),这条铁路线于1940年4月开始动工兴建,当时由于太平洋战争没有爆发,所以工程资金相对比较充足,工程进展十分顺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至1941年3月),此段工程铁道就铺到了浪头地段,并于同年4月在前阳建成南安东车站,进行暂时营业。
 
    此段工程虽然进行比较顺利,但因安仁线工程始终没有完工,所以日本原计划的由大东港至安东南站(前阳)安东站官家、大堡、灌水、八河川再到桓仁境内与“通仁线”相接,途经通化、梅河口、吉林、拉法、明月沟、朝阳川直达图们火车站的“东边道纵贯铁道工程计划”没有得以实现。
 
    除在安东境内修筑的铁路线外,其他在“东边道”境内及其周边同时期修建的铁路线如本溪境内的“溪城线”、通化境内的“梅河口至通化至鸭圈火车站铁路线”,以及辑安境内的“满浦经辑安经鸭圈再经浑江到达大栗子车站的铁路线”等,所有这些铁路线均属于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东北实施的“东边道纵贯铁道工程计划”的一部分。
 
二战战败   日本被迫放弃修路计划


二战战败投降,日本被迫放弃东边道铁路的修建工程,在今天宽甸的八河川、双山子一带,日本废弃的东边道铁路旧迹随处可见。
 
    本溪发改委基础产业处的赵亚毅处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份原始资料:1926年2月,由伪满交通部与“满铁”建设局共同组成“东边道产业开发铁道调查队”,从本溪湖经碱厂至通化的线路进行初测。1937年1月,由“满铁奉天铁道事务所”组成勘探队对安仁灌水至桓仁段进行勘测,同年10月末测至136公里处停测,尚未进入桓仁境内。


1937年7月22日,控制东北交通命脉的“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与伪满洲国签订了第五次“契约线”,计划在桓仁境内修建两条铁路线。一条是田通线(田师傅通化),此线分为通仁线(通化桓仁)和碱仁线(碱厂桓仁),两段全长209.56公里;一条是安仁线(安东桓仁)全长171公里。两线联结,经通化、抚松、两江口至长图线的明月沟(今吉林省安图县),从而构成所谓的“东边道纵贯铁道”,联结辽、吉两省,以达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统治和掠夺资源的目的。


1943年初,在完成定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同年4月动工,重点施工通化至桓仁一段,由“奉天铁道建设事务所”所属的工事区组织施工,采取承包方式,由日本包工商总城、康德、神谷等承包,役使中国人施工,工事区下设6个工区,分段施工。但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东边道铁路被迫停建,只完成了部分路基、隧道、桥涵的建设。
 
    在宽甸双山子镇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日本人之所以未修通安仁线铁路,是因为一位中国的爱国工程师将桥梁两段路基的标高数据故意弄错,导致桥面对接时无法合拢,使其沦为一座废桥!待日军发现受骗时,这位中国工程师早已安全脱身。日军被迫重修,拖延了大量时间,到日本战败时,这条铁路也没有修好。
 
    下期预告:了解伪满洲国的人大多知道袁金铠这个人。 “九·一八”事变后,袁金铠投靠了日本人,成为伪满洲国的大臣,落得可耻下场。人们惊诧于袁金铠的堕落,却不知,早在多年前,这个人已经露出了趋炎附势、两面三刀的奸诈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