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成都地铁外围站点建8个停车场

2013-10-12 来源:华西都市报
本文摘要:未来,住在城外,而工作地点在成都中心城区的市民有福了。成都8个“P+R”换乘枢纽正相继建成,市民可以自驾车或骑电瓶车到地铁站。
P+R换乘枢纽环保治堵
 

10月11日,地铁成都行政学院站外的停车场停满了汽车。
 
  记者:未来,住在城外,而工作地点在成都中心城区的市民有福了。成都8个“P+R”换乘枢纽正相继建成,市民可以自驾车或骑电瓶车到地铁站,将车停在换乘停车场,再转乘地铁到达市中心,既可以疏解交通,也能节省停车费和油费。
 
  住在城外,而工作地点在成都中心城区的人有福了。随着成都城市外围8个“P+R”换乘枢纽的相继建成,越来越多居住在郊区的人,可以选择自驾车或骑电瓶车上班,车泊在城乡结合部的交通枢纽停车场,再转乘轨道交通到市中心。
 
  据悉,8个转换枢纽将沿一、二、三、四号线的外围站点及大型公交枢纽规划,与地铁同步施工。目前2号线犀浦站、成都行政学院站的转换枢纽,及环球中心地下停车场已投入使用,开放时间与地铁同步,周一到周五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
 
  解读1.“P+R”啥意思?
 
  停车换乘,将私家车与公共交通结合
 
  即Park and Ride,停车换乘的意思,P+R停车场即换乘停车场,早上驾车停进P+R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抵达工作单位,下班后再坐地铁到达停车场,驾车回家,一天的停车费仅需5-10元。
 
  P+R停车场是设置在市中心外围、与公共交通枢纽衔接、收费低廉的停车场,它通过低廉的停车费和便捷的换乘,将部分私家车交通吸引到公共交通中来。P+R不但能减缓城内交通压力,为个人出行节约时间,而且还能减少大气污染,节约能源。
 
  2.“P+R”啥好处?
 
  治堵、缓解能源危机,国外推行多年
 
  P+R是国外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手段,应用广泛。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就有人对它展开了研究。英国对P+R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1973年在牛津建成英国第一个P+R设施,至今仍在使用。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为缓解能源危机和城市交通拥堵,开展对P+R的研究和使用。如今P+R设施在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一些大城市被广泛应用。
 
  在国外一些大城市的地铁、公共汽车始发站,都建有大型的P+R停车场,一般可容纳几十至上百辆汽车停放,城郊人员入城,可将汽车停放在这种免费停车场。有些停车场边,还建有大型的超市和购物中心,既方便了人们换乘公共交通工具和购买生活必需品,也明显起到了缓解城区道路交通压力的作用。
 
  进城快!
 
  停车场与地铁运营同步市民可先自驾再换地铁
 
  市民苏先生就是转换枢纽的受益者。以前,他从位于龙泉的家中开车进城,花在路上的时间至少要1个小时。自从2号线行政学院站旁设立“P + R”停车场后,他进城的时间少了半小时,一天停车费只需 6块钱,油钱也省了,“简直是太方便了。”
 
  为了缓解上下班高峰时期进城难、停车难问题,发挥地铁大容量的公交特点,成都规划局引进国外经验,在中心城区外围规划了8个大型“P+R”转换枢纽(停车场),让住在城外的人可以把私家车、电瓶车、摩托车停在地铁站和公交枢纽旁的“P+R”停车场,再转地铁进城。
 
  记者从成都规划局了解到,成都规划的8个“P+R”环城枢纽已有部分投入使用。
 
  “P+R”模式是一种新型城市交通模式,即Park and Ride(停车换乘)的缩写。国外一些大城市推广多年,是当地上班族普遍采用的交通模式,国内“北上广”也开始尝试。
 
  停车省!
 
  犀浦站等3处已投用车停一天只需 6元钱
 
  昨日,记者在已投入使用一年的2号线成都行政学院站“P+ R”枢纽看到,3个停车场包围在地铁站周边,完全实现了无缝驳接。
 
  其中,两个室外停车场、一个室内停车场,停车时间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与地铁运营时间一致。
 
  在一家室外停车场,记者了解到,这里停车每小时5角钱,一天的费用是6元,还设置了电瓶车充电站。正值中午时分,停在这里的私家车有近百辆。
 
  临近的室内停车场,高高地竖着“行政学院站停车场”招牌,对外停放小型汽车、摩托车和电瓶车,这里起价2元/小时,全天最高收费10元,费用远远低于市中心一天动辄20多元的价格。
 
  据停车场所在的成都龙泉驿洪柳社区刘主任介绍,该停车场去年10月紧随地铁开通对外投用,能容纳私家车300余量,非机动车近300辆,使用者多为居住在龙泉沿线、工作地点在中心城区的上班一族,周一到周五几乎满负荷运行,相当受自驾出门换乘地铁的市民欢迎。
 
  据悉,除已投用的成都行政学院站、犀浦站和环球中心地下停车场外,还有5个“P+R”环城枢纽将围绕一、二、三、四号线地铁外围站点和大型公交枢纽同步建设。
 
  在不久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的“P+R”环城枢纽服务。  “P+R”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城市交通模式,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也已纷纷开始尝试这种模式。
 
  2010年,上海已建设和完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浦东国际机场、虹口足球场、江湾五角场等60个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并按规划同步配套“P+R”功能。重庆市目前共规划布局了68座“P+R”换乘车站,其中在建的已有17座。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成都地铁外围站点建8个停车场

华西都市报

P+R换乘枢纽环保治堵
 

10月11日,地铁成都行政学院站外的停车场停满了汽车。
 
  记者:未来,住在城外,而工作地点在成都中心城区的市民有福了。成都8个“P+R”换乘枢纽正相继建成,市民可以自驾车或骑电瓶车到地铁站,将车停在换乘停车场,再转乘地铁到达市中心,既可以疏解交通,也能节省停车费和油费。
 
  住在城外,而工作地点在成都中心城区的人有福了。随着成都城市外围8个“P+R”换乘枢纽的相继建成,越来越多居住在郊区的人,可以选择自驾车或骑电瓶车上班,车泊在城乡结合部的交通枢纽停车场,再转乘轨道交通到市中心。
 
  据悉,8个转换枢纽将沿一、二、三、四号线的外围站点及大型公交枢纽规划,与地铁同步施工。目前2号线犀浦站、成都行政学院站的转换枢纽,及环球中心地下停车场已投入使用,开放时间与地铁同步,周一到周五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
 
  解读1.“P+R”啥意思?
 
  停车换乘,将私家车与公共交通结合
 
  即Park and Ride,停车换乘的意思,P+R停车场即换乘停车场,早上驾车停进P+R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抵达工作单位,下班后再坐地铁到达停车场,驾车回家,一天的停车费仅需5-10元。
 
  P+R停车场是设置在市中心外围、与公共交通枢纽衔接、收费低廉的停车场,它通过低廉的停车费和便捷的换乘,将部分私家车交通吸引到公共交通中来。P+R不但能减缓城内交通压力,为个人出行节约时间,而且还能减少大气污染,节约能源。
 
  2.“P+R”啥好处?
 
  治堵、缓解能源危机,国外推行多年
 
  P+R是国外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手段,应用广泛。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就有人对它展开了研究。英国对P+R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1973年在牛津建成英国第一个P+R设施,至今仍在使用。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为缓解能源危机和城市交通拥堵,开展对P+R的研究和使用。如今P+R设施在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一些大城市被广泛应用。
 
  在国外一些大城市的地铁、公共汽车始发站,都建有大型的P+R停车场,一般可容纳几十至上百辆汽车停放,城郊人员入城,可将汽车停放在这种免费停车场。有些停车场边,还建有大型的超市和购物中心,既方便了人们换乘公共交通工具和购买生活必需品,也明显起到了缓解城区道路交通压力的作用。
 
  进城快!
 
  停车场与地铁运营同步市民可先自驾再换地铁
 
  市民苏先生就是转换枢纽的受益者。以前,他从位于龙泉的家中开车进城,花在路上的时间至少要1个小时。自从2号线行政学院站旁设立“P + R”停车场后,他进城的时间少了半小时,一天停车费只需 6块钱,油钱也省了,“简直是太方便了。”
 
  为了缓解上下班高峰时期进城难、停车难问题,发挥地铁大容量的公交特点,成都规划局引进国外经验,在中心城区外围规划了8个大型“P+R”转换枢纽(停车场),让住在城外的人可以把私家车、电瓶车、摩托车停在地铁站和公交枢纽旁的“P+R”停车场,再转地铁进城。
 
  记者从成都规划局了解到,成都规划的8个“P+R”环城枢纽已有部分投入使用。
 
  “P+R”模式是一种新型城市交通模式,即Park and Ride(停车换乘)的缩写。国外一些大城市推广多年,是当地上班族普遍采用的交通模式,国内“北上广”也开始尝试。
 
  停车省!
 
  犀浦站等3处已投用车停一天只需 6元钱
 
  昨日,记者在已投入使用一年的2号线成都行政学院站“P+ R”枢纽看到,3个停车场包围在地铁站周边,完全实现了无缝驳接。
 
  其中,两个室外停车场、一个室内停车场,停车时间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与地铁运营时间一致。
 
  在一家室外停车场,记者了解到,这里停车每小时5角钱,一天的费用是6元,还设置了电瓶车充电站。正值中午时分,停在这里的私家车有近百辆。
 
  临近的室内停车场,高高地竖着“行政学院站停车场”招牌,对外停放小型汽车、摩托车和电瓶车,这里起价2元/小时,全天最高收费10元,费用远远低于市中心一天动辄20多元的价格。
 
  据停车场所在的成都龙泉驿洪柳社区刘主任介绍,该停车场去年10月紧随地铁开通对外投用,能容纳私家车300余量,非机动车近300辆,使用者多为居住在龙泉沿线、工作地点在中心城区的上班一族,周一到周五几乎满负荷运行,相当受自驾出门换乘地铁的市民欢迎。
 
  据悉,除已投用的成都行政学院站、犀浦站和环球中心地下停车场外,还有5个“P+R”环城枢纽将围绕一、二、三、四号线地铁外围站点和大型公交枢纽同步建设。
 
  在不久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的“P+R”环城枢纽服务。  “P+R”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城市交通模式,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也已纷纷开始尝试这种模式。
 
  2010年,上海已建设和完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浦东国际机场、虹口足球场、江湾五角场等60个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并按规划同步配套“P+R”功能。重庆市目前共规划布局了68座“P+R”换乘车站,其中在建的已有17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