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铁老大”引入民资需突破路径障碍

2013-05-08 来源:
本文摘要: 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部署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时,提出形成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

    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部署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时,提出形成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所有权、经营权率先向社会资本开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既有干线铁路。

    业界人士分析,之所以把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列入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源于铁路投资中存在着诸多弊端,此举有望促进铁路投资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转变,弥补投资中的巨大资金缺口,改变铁路负债率过高且融资前景不乐观的现状。

    今年“两会”后,原铁道部按照政企分开的改革要求被分拆,铁路总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确立后,将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营,融资、负债以及经营方式都会发生变化。然而,铁路总公司刚刚披露的负债率,不仅引起了人们对其运营和盈利前景的担忧,也会影响未来铁路投资的进度。

    铁路总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亏损68.76亿元。总负债达2.84万亿元,负债率已高达62.31%。目前主要融资渠道仍然是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因为原铁道部已有大量长期负债,因而承接其债务的铁路总公司债务积压严重,为缓解未来的融资压力,引入资金充裕、投资期限较长的社会资本成为现实选择。

    眼下,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政策藩篱已经消除。然而,在蹚进从未进入过的河流时,民间资本大都显得十分谨慎。铁路系统负债率攀升以及项目亏损,让民间资本对投资铁路的预期收益产生了疑虑。铁路经营的盈利模式和能力,成为能否吸引民间资本的关键。

    不少地区已经开始“试水”。在新疆,由新疆广汇集团控股修建的首条民营铁路———红淖三铁路取得实质进展。在温州,由民间资本参股的温州市域铁路S1线也已开工建设。该项目增资扩股一期已经完成了向社会资本的募集,如愿筹集到15亿元资金。从筹资渠道看,两种模式截然不同,红淖三铁路由民营企业控股修建,温州S1线则由国有企业控股,再将剩余股份向社会募资。

    众所周知,铁路投资资金需求量庞大,而且投资回收期漫长,从勘探、施工到正式运营,大约需要8年时间,一般的民营企业往往难以承担。如果采取国有控股,然后把剩余股权分拆面向民间资本募资的方式,则需要地方政府在投资结构和盈利保障上进行设计,以提振民资的信心。

    温州S1线募资顺利,源于项目收益有保障。据测算,投资者扣除个税后的年固定收益率为6%,且由政府做担保,满1年后国有大股东可确保回购。为了保证投资人的利益,温州还用10亿元财政资金建立了专项偿付准备金,同时项目公司获得了部分土地,土地出让、开发的净收益足以偿付民间资本的收益回报。由此可见,收益预期是铁路投资吸引民间资本的关键因素。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因为S1线项目向社会募资的股份过于分散,民间资本进入后话语权不高,所以民营企业的参与度不高,迄今尚无企业认购股份,投资者全部为个人,为这次铁路投融资体制“破冰之旅”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何调动民营企业投资铁路的积极性,仍然是一个待解难题。是选择让民营资本控股,还是让民营企业作为国营资本的配角,“铁老大”如想顺利引入民间资本这一有生力量,必须突破这一路径障碍。
  
政企分离后,铁路总公司将逐步进入市场化运营的轨道,而且铁路部门已把部分线路的建设任务分派给地方,地方建设铁路的积极性很高。这些变化意味着,将来铁路投融资将趋于市场化,更加有利于吸收地区内闲散的民间资金。当前不少地区财政吃紧,通过股权或者债券融资的方式,在新的投资潮中引入民间资本,正成为地方政府的考虑。

    然而,民资在投资铁路等基础性行业中,需要做更多的功课,在经营能力和风险控制上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虽然铁路投资在引入民间资本上已经作出了实质性尝试,但民间资本能否在铁路投融资改革中有所作为,还有待于路径和技术层面的探索。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铁老大”引入民资需突破路径障碍


    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部署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时,提出形成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所有权、经营权率先向社会资本开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既有干线铁路。

    业界人士分析,之所以把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列入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源于铁路投资中存在着诸多弊端,此举有望促进铁路投资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转变,弥补投资中的巨大资金缺口,改变铁路负债率过高且融资前景不乐观的现状。

    今年“两会”后,原铁道部按照政企分开的改革要求被分拆,铁路总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确立后,将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营,融资、负债以及经营方式都会发生变化。然而,铁路总公司刚刚披露的负债率,不仅引起了人们对其运营和盈利前景的担忧,也会影响未来铁路投资的进度。

    铁路总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亏损68.76亿元。总负债达2.84万亿元,负债率已高达62.31%。目前主要融资渠道仍然是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因为原铁道部已有大量长期负债,因而承接其债务的铁路总公司债务积压严重,为缓解未来的融资压力,引入资金充裕、投资期限较长的社会资本成为现实选择。

    眼下,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政策藩篱已经消除。然而,在蹚进从未进入过的河流时,民间资本大都显得十分谨慎。铁路系统负债率攀升以及项目亏损,让民间资本对投资铁路的预期收益产生了疑虑。铁路经营的盈利模式和能力,成为能否吸引民间资本的关键。

    不少地区已经开始“试水”。在新疆,由新疆广汇集团控股修建的首条民营铁路———红淖三铁路取得实质进展。在温州,由民间资本参股的温州市域铁路S1线也已开工建设。该项目增资扩股一期已经完成了向社会资本的募集,如愿筹集到15亿元资金。从筹资渠道看,两种模式截然不同,红淖三铁路由民营企业控股修建,温州S1线则由国有企业控股,再将剩余股份向社会募资。

    众所周知,铁路投资资金需求量庞大,而且投资回收期漫长,从勘探、施工到正式运营,大约需要8年时间,一般的民营企业往往难以承担。如果采取国有控股,然后把剩余股权分拆面向民间资本募资的方式,则需要地方政府在投资结构和盈利保障上进行设计,以提振民资的信心。

    温州S1线募资顺利,源于项目收益有保障。据测算,投资者扣除个税后的年固定收益率为6%,且由政府做担保,满1年后国有大股东可确保回购。为了保证投资人的利益,温州还用10亿元财政资金建立了专项偿付准备金,同时项目公司获得了部分土地,土地出让、开发的净收益足以偿付民间资本的收益回报。由此可见,收益预期是铁路投资吸引民间资本的关键因素。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因为S1线项目向社会募资的股份过于分散,民间资本进入后话语权不高,所以民营企业的参与度不高,迄今尚无企业认购股份,投资者全部为个人,为这次铁路投融资体制“破冰之旅”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何调动民营企业投资铁路的积极性,仍然是一个待解难题。是选择让民营资本控股,还是让民营企业作为国营资本的配角,“铁老大”如想顺利引入民间资本这一有生力量,必须突破这一路径障碍。
  
政企分离后,铁路总公司将逐步进入市场化运营的轨道,而且铁路部门已把部分线路的建设任务分派给地方,地方建设铁路的积极性很高。这些变化意味着,将来铁路投融资将趋于市场化,更加有利于吸收地区内闲散的民间资金。当前不少地区财政吃紧,通过股权或者债券融资的方式,在新的投资潮中引入民间资本,正成为地方政府的考虑。

    然而,民资在投资铁路等基础性行业中,需要做更多的功课,在经营能力和风险控制上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虽然铁路投资在引入民间资本上已经作出了实质性尝试,但民间资本能否在铁路投融资改革中有所作为,还有待于路径和技术层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