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地铁“1元借阅”一月没有破损书

2013-08-28 来源:
本文摘要:随着“1元借阅”图书漂流活动在轨道交通2号线铺开,越来越多的市民尝试在公众场合阅读。

  坐地铁时,是打电话、发微信,还是手捧一本纸质书阅读?随着“1元借阅”图书漂流活动在轨道交通2号线铺开,越来越多的市民尝试在公众场合阅读。记者连日走访地铁各站点和其他一些位于公共场所的“图书漂流点”发现,一种文明有序的阅读习惯正在悄然形成。
 
  “1元借阅”受年轻人关注
 
  “请问,我怎样才能拿走这本书?”8月27日下午,记者在地铁静安寺站1号出口处的“1元借阅区”看到,敞开式书架前吸引了七八名好奇的路人。一名年轻男士正询问书架前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告诉他,只要在借阅箱内投入1元钱硬币,就可以挑选任何一本想看的书或杂志,任何时间归还都可以。工作人员还建议,可以扫一扫二维码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在人民广场站,有更多乘客在 “1元借阅区”停留。这里书的品种更多,有当月杂志、新书,还有一些看起来半新不旧的经典读物。记者看到,对此感兴趣的以年轻人居多。两名大学女生各拿了一本金融杂志还到书架上,其中一人告诉记者,她们在浦东借的书,一路坐地铁看了一遍,下车时刚好看完还书。
 
  在已经启用的自助借阅专柜前,记者尝试打开手机微信,扫了一下二维码,即出现爱知书店的公众账号。加关注后并输入站点名后,没有任何押金和身份证登记,记者便拿到一本李碧华的小说《胭脂扣》,全程只花了两分钟,十分方便。
 
  组织方尚未接到丢书报告
 
  地铁站里的“1元借阅”活动从8月18日启动以来,据统计平均每站每天的借阅量在50本以上,第一周的归还率约在70%以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出借的杂志归还得很及时,小说等书则尚未“回家”,“难得的是,还来的书没有一本损坏。”
 
  作为活动组织方之一的爱知书店负责人坦言,项目运行前,他们曾担心图书有去无回或很快就缺页、损坏。但欣慰的是,活动开始至今尚未接到丢书报告。
 
  开展类似的 “图书漂流”活动,地铁并不是第一家。普陀区早在2005年就提出“图书漂流、资源共享”理念,至今在社区、商务楼、办事窗口等公共场所建立了68个“图书漂流点”,漂流图书超过60万册。市民凭本人身份证、学籍卡、社保卡就可获取图书,每次图书漂流周期为30天。
 
  “我们感受到市民的文明阅读程度越来越高。”普陀区图书馆馆长司颖说,如今自助式“图书漂流点”归还率达到90%,且许多市民还捐出新书、经典读物支持图书的“漂流”。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希望有更多机构和公益组织举办类似活动,为全社会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地铁“1元借阅”一月没有破损书


  坐地铁时,是打电话、发微信,还是手捧一本纸质书阅读?随着“1元借阅”图书漂流活动在轨道交通2号线铺开,越来越多的市民尝试在公众场合阅读。记者连日走访地铁各站点和其他一些位于公共场所的“图书漂流点”发现,一种文明有序的阅读习惯正在悄然形成。
 
  “1元借阅”受年轻人关注
 
  “请问,我怎样才能拿走这本书?”8月27日下午,记者在地铁静安寺站1号出口处的“1元借阅区”看到,敞开式书架前吸引了七八名好奇的路人。一名年轻男士正询问书架前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告诉他,只要在借阅箱内投入1元钱硬币,就可以挑选任何一本想看的书或杂志,任何时间归还都可以。工作人员还建议,可以扫一扫二维码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在人民广场站,有更多乘客在 “1元借阅区”停留。这里书的品种更多,有当月杂志、新书,还有一些看起来半新不旧的经典读物。记者看到,对此感兴趣的以年轻人居多。两名大学女生各拿了一本金融杂志还到书架上,其中一人告诉记者,她们在浦东借的书,一路坐地铁看了一遍,下车时刚好看完还书。
 
  在已经启用的自助借阅专柜前,记者尝试打开手机微信,扫了一下二维码,即出现爱知书店的公众账号。加关注后并输入站点名后,没有任何押金和身份证登记,记者便拿到一本李碧华的小说《胭脂扣》,全程只花了两分钟,十分方便。
 
  组织方尚未接到丢书报告
 
  地铁站里的“1元借阅”活动从8月18日启动以来,据统计平均每站每天的借阅量在50本以上,第一周的归还率约在70%以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出借的杂志归还得很及时,小说等书则尚未“回家”,“难得的是,还来的书没有一本损坏。”
 
  作为活动组织方之一的爱知书店负责人坦言,项目运行前,他们曾担心图书有去无回或很快就缺页、损坏。但欣慰的是,活动开始至今尚未接到丢书报告。
 
  开展类似的 “图书漂流”活动,地铁并不是第一家。普陀区早在2005年就提出“图书漂流、资源共享”理念,至今在社区、商务楼、办事窗口等公共场所建立了68个“图书漂流点”,漂流图书超过60万册。市民凭本人身份证、学籍卡、社保卡就可获取图书,每次图书漂流周期为30天。
 
  “我们感受到市民的文明阅读程度越来越高。”普陀区图书馆馆长司颖说,如今自助式“图书漂流点”归还率达到90%,且许多市民还捐出新书、经典读物支持图书的“漂流”。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希望有更多机构和公益组织举办类似活动,为全社会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