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泛亚铁路为何遭遇两重天

2014-08-11 来源:国际商报
本文摘要:  7月18日,缅甸铁道运输部发布消息称,中缅皎漂—昆明铁路工程计划搁浅。此后,相关媒体报道称,中缅铁路建设项目已被取消。不过新华社
 
  7月18日,缅甸铁道运输部发布消息称,中缅皎漂—昆明铁路工程计划搁浅。此后,相关媒体报道称,中缅铁路建设项目已被取消。不过新华社的报道称,中国驻缅甸大使杨厚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如果缅甸民众支持、政府支持,可以继续该项目。报道同时援引一名不愿透露身份的主管经济官员的话说:“皎漂—昆明铁路不是被取消,我理解是需要时间继续磋商。”
 
  与此不同的是,泰国国家和平与秩序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两条连接中国和泰国的高铁项目,耗资约233亿美元。
 
  同为泛亚铁路的一部分,西线由于中缅铁路项目搁浅而暂停,而中泰铁路进展顺利则预示着,连接昆明和新加坡的东线泛亚铁路可能会成为首条跨国铁路。截然不同的命运也带给中国企业更多的“启示”。
 
  暂时搁浅?
 
  对于中缅皎漂—昆明铁路工程计划搁浅一事,缅甸铁道运输部的解释是:双方于2011年签署的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已到期,但“中方没有续谈,缅甸铁道部也无实施计划”。
 
  据缅甸媒体引述铁道运输部官员敏瓦的话说,原本计划于今年6月开工的中缅铁路工程目前仍未进入启动阶段,有关计划的取消可能与缅甸国内民众和民权组织的反对有关。
 
  此外,也有分析认为,中缅铁路计划搁浅可能与日本横插一脚有关。
 
  今年3月末,日本宣布无偿援助缅甸78亿日元帮助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访问缅甸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也毫不掩饰此举牵制中国的意义。他说:“日本和东盟将通过确保航行和飞行的自由达到共同繁荣。”
 
  近年来,美国也在加大对东盟国家包括缅甸的投资和援助,涉及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技术援助等多领域,这似乎也是让缅甸的“底气”更足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中缅铁路项目比想象得更为波折。
 
  资料显示,自1997年开始,中方就积极主动推进中缅铁路项目,先后组织技术和商务团队,在缅甸和国内开展了大量工作。中缅皎漂—昆明铁路工程项目最早于2010年公开。2011年3月8日,中国商务部宣布,由于缅甸国内问题和铁轨尺寸差异,原定于当年开工的铁路线暂缓施工。2011年4月27日,中缅两国签署有关实施该计划的谅解备忘录。按原定计划,这条铁路预计在3年内完工,但直至今日,仍未动工。
 
  根据计划,这条铁路将穿过缅甸的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省和掸邦,从西南向东北贯穿缅甸中北部,经云南瑞丽进入中国,直通昆明。中国将投资200亿美元,并拥有50年的铁路运营权。
 
  善做公关
 
  有报道指出,缅甸公民组织和铁路途经地区居民多次向缅甸政府抗议,称工程将给地方造成负面影响。缅甸一些政党也表示,议会还没有就项目达成一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员宋清润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中缅铁路是取消还是搁浅,目前尚无定论”。然而,铁路项目是双方互利的项目,应该经过充分协商。
 
  在东南亚国家,中国企业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的较多。宋清润指出,之前,中国企业应该充分做好社会调研和风险评估,包括对当地的生态环保、移民拆迁、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和日本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做的还不够细致。”
 
  资料显示,中国对缅甸投资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与缅甸投资合作对象也主要集中在官方或军方企业,两国民间合作进展十分欠缺和滞后。
 
  有分析认为,中国对缅甸投资合作长期执行“上层路线”,往往没有较好顾及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导致中资企业及项目在当前缅甸民主化浪潮下面临风险迅速集聚。
 
  但是宋清润认为,这其中还有当地媒体舆论导向的问题。“中石油等企业在缅甸有很多惠民政策,包括建设学校、解决就业等,但是当地的舆论报道却极少。”缅甸很多非政府组织对华并不友好,媒体报道也多为负面声音。“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公关投入还有很大空间,应该引导当地媒体和人民理性看待中国企业的真实状态。”宋清润说。
 
  互联互通
 
  在中缅铁路搁浅“传闻”之后,泰国批准了廊开府—马塔府、清孔—帕栖两条高铁线路。
 
  宋清润认为,尽管该项目此前由于泰国政局动荡而进程缓慢,但目前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筹备阶段。“在泰国,原来的老铁路旁都有30~50米的预留地,不住居民,因此也就不存在占地问题。100多年前建设这些铁路的泰国政府还是很有远见的。”宋清润说。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非洲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徐长文认为,中泰铁路的敲定是个好的开端,将促进中国和东盟的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
 
  不应忽视的是,中缅间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徐长文指出,中缅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电力、矿产、天然气与石油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都在增强。2013年中缅贸易总额101.5亿美元,与上一年的69亿美元相比,增长迅速。缅甸人口较多,国土面积较大,矿产资源丰富,未来很有发展潜力。“目前,欧美日都很重视这个市场,可谓竞争激烈。”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泛亚铁路为何遭遇两重天

国际商报

 
  7月18日,缅甸铁道运输部发布消息称,中缅皎漂—昆明铁路工程计划搁浅。此后,相关媒体报道称,中缅铁路建设项目已被取消。不过新华社的报道称,中国驻缅甸大使杨厚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如果缅甸民众支持、政府支持,可以继续该项目。报道同时援引一名不愿透露身份的主管经济官员的话说:“皎漂—昆明铁路不是被取消,我理解是需要时间继续磋商。”
 
  与此不同的是,泰国国家和平与秩序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两条连接中国和泰国的高铁项目,耗资约233亿美元。
 
  同为泛亚铁路的一部分,西线由于中缅铁路项目搁浅而暂停,而中泰铁路进展顺利则预示着,连接昆明和新加坡的东线泛亚铁路可能会成为首条跨国铁路。截然不同的命运也带给中国企业更多的“启示”。
 
  暂时搁浅?
 
  对于中缅皎漂—昆明铁路工程计划搁浅一事,缅甸铁道运输部的解释是:双方于2011年签署的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已到期,但“中方没有续谈,缅甸铁道部也无实施计划”。
 
  据缅甸媒体引述铁道运输部官员敏瓦的话说,原本计划于今年6月开工的中缅铁路工程目前仍未进入启动阶段,有关计划的取消可能与缅甸国内民众和民权组织的反对有关。
 
  此外,也有分析认为,中缅铁路计划搁浅可能与日本横插一脚有关。
 
  今年3月末,日本宣布无偿援助缅甸78亿日元帮助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访问缅甸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也毫不掩饰此举牵制中国的意义。他说:“日本和东盟将通过确保航行和飞行的自由达到共同繁荣。”
 
  近年来,美国也在加大对东盟国家包括缅甸的投资和援助,涉及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技术援助等多领域,这似乎也是让缅甸的“底气”更足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中缅铁路项目比想象得更为波折。
 
  资料显示,自1997年开始,中方就积极主动推进中缅铁路项目,先后组织技术和商务团队,在缅甸和国内开展了大量工作。中缅皎漂—昆明铁路工程项目最早于2010年公开。2011年3月8日,中国商务部宣布,由于缅甸国内问题和铁轨尺寸差异,原定于当年开工的铁路线暂缓施工。2011年4月27日,中缅两国签署有关实施该计划的谅解备忘录。按原定计划,这条铁路预计在3年内完工,但直至今日,仍未动工。
 
  根据计划,这条铁路将穿过缅甸的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省和掸邦,从西南向东北贯穿缅甸中北部,经云南瑞丽进入中国,直通昆明。中国将投资200亿美元,并拥有50年的铁路运营权。
 
  善做公关
 
  有报道指出,缅甸公民组织和铁路途经地区居民多次向缅甸政府抗议,称工程将给地方造成负面影响。缅甸一些政党也表示,议会还没有就项目达成一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员宋清润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中缅铁路是取消还是搁浅,目前尚无定论”。然而,铁路项目是双方互利的项目,应该经过充分协商。
 
  在东南亚国家,中国企业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的较多。宋清润指出,之前,中国企业应该充分做好社会调研和风险评估,包括对当地的生态环保、移民拆迁、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和日本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做的还不够细致。”
 
  资料显示,中国对缅甸投资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与缅甸投资合作对象也主要集中在官方或军方企业,两国民间合作进展十分欠缺和滞后。
 
  有分析认为,中国对缅甸投资合作长期执行“上层路线”,往往没有较好顾及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导致中资企业及项目在当前缅甸民主化浪潮下面临风险迅速集聚。
 
  但是宋清润认为,这其中还有当地媒体舆论导向的问题。“中石油等企业在缅甸有很多惠民政策,包括建设学校、解决就业等,但是当地的舆论报道却极少。”缅甸很多非政府组织对华并不友好,媒体报道也多为负面声音。“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公关投入还有很大空间,应该引导当地媒体和人民理性看待中国企业的真实状态。”宋清润说。
 
  互联互通
 
  在中缅铁路搁浅“传闻”之后,泰国批准了廊开府—马塔府、清孔—帕栖两条高铁线路。
 
  宋清润认为,尽管该项目此前由于泰国政局动荡而进程缓慢,但目前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筹备阶段。“在泰国,原来的老铁路旁都有30~50米的预留地,不住居民,因此也就不存在占地问题。100多年前建设这些铁路的泰国政府还是很有远见的。”宋清润说。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非洲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徐长文认为,中泰铁路的敲定是个好的开端,将促进中国和东盟的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
 
  不应忽视的是,中缅间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徐长文指出,中缅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电力、矿产、天然气与石油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都在增强。2013年中缅贸易总额101.5亿美元,与上一年的69亿美元相比,增长迅速。缅甸人口较多,国土面积较大,矿产资源丰富,未来很有发展潜力。“目前,欧美日都很重视这个市场,可谓竞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