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10年“管理+创新”之路 京港地铁如何给广大乘客带来更好出行体验?

2016-02-19 来源: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本文摘要:2006年1月16日: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简称“京港地铁”)成立,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各出资49%组建。
 
  2006年1月16日: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简称“京港地铁”)成立,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各出资49%组建。
 
  2009年9月28日:京港地铁4号线开通试运营,4号线是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条贯穿市区南北的主干线,开通当日即实现自动驾驶以及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的国内地铁开通最好水平。目前,4号线实际早高峰最小行车间隔达到 1分43 秒,成为北京地铁线路中发车间隔最短的线路。
 
  2010年12月30日:京港地铁大兴线开通试运营,大兴线在开通当天即实现与 4号线全线贯通,成为当时国内地下里程最长的线路,也是首个在既有线路没有一天停运的情况下与新线实现贯通的线路。
 
  2015年5月5日,2014年12月28日,2015 年 12 月 26日:京港地铁14号线西段、东段及中段相继开通试运营,14号线是北京地铁路网中一条超长 L型线路,全长 47.3公里,承担了从北京西南到东北的交通运输功能,途经交通枢纽、大型商务区以及多个大型居住区等,在北京首次使用 A型车,有效地提高了运输能力。
 
  2015 年11月28日:京港地铁与北京市政府正式签署了《北京地铁十六号线项目特许协议》,京港地铁再次以 PPP 模式获得北京地铁 16 号线 30 年的运营权。
 
  我们持续创新
 
  1. 打造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首个 PPP项目
 
  PPP模式是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写,中文直译为“公私合作制”,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京港地铁 4 号线是国内首次采用 PPP 模式进行融资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实现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模式创新。从这几年的实践效果来看,这种运营模式有益于降低政府财政投入,减轻财政负担;通过行业内良性有序竞争与合作,提升了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为市民、乘客提供了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务,实现了多方共赢。
 
  2. 企业管理精细化
 
  京港地铁自2006年1月成立至今,始终秉承“一路心随行”的服务理念,采用精细化、科学的企业管理方式,不断理念创新,提升运营管理及运营服务质量,在充分研究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特别是所辖线路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港铁30余年的成熟管理理念,并将香港地铁的经验与北京本地实际需求相结合,致力于为乘客提供安全、准时、便捷的运营服务。
 
  在确保运营安全方面,京港地铁首次在国内地铁行业中引进港铁先进的风险管理体系,从建设期到运营期采用前瞻式的理念对地铁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管理。公司应用危害登记系统,对减轻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并定期对各级风险危害进行监控,总结并通报危害识别、减轻措施完成情况,将风险降低至合理可行。
 
  在物资仓储管理方面,京港地铁有独具特色的物资“一站式”物流服务体系,在物资供应运作过程严格执行整体物资存控策略,全面实现物资信息化管理,物资编码、条码识别、属性分级、ABC 分类、安全库存、再订购点、货位优化等库存控制技术在京港公司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诠释,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物资供应系统的高效运转,实现了低库存水平的物资保障机制。
 
  在乘客服务方面,京港地铁的失物管理系统,是源自港铁、经过“本地化”的一套失物管理系统。如果乘客在搭乘地铁 4 号线、大兴线或14号线后发现有物品遗失,可以到这三条线的任何一座车站内寻求工作人员通过这一系统进行查找,还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通过客服人员登录该系统查询所失物品。这样就可以避免到各站逐一查询,可以更加便捷的找寻失物。
 
  3. 系统保障自主化
 
  自2006年公司成立至今,京港公司自主开发了多项运营管理系统,如地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安保客流信息查询系统等,实现了运营数据信息化管理,提高 运营管理的效率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地铁服务质量和乘客满意度,节约了人力成本,服务了城市公共交通。部分自主开发的系统具有复制和可迁移的特点,具有在轨道交通行业中推广的可能。
 
  特别是,在 2015 年京港地铁自主研发的智能的行车培训演练系统是全球地铁行业的首创系统。它整合行车调度、乘务、站务等部门工作,将列车运行相关操作进行软件化模拟,重现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关联岗位利用模拟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提高行车岗位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进而保障运营中乘客的安全。
 
  4. 人才培养体系化
 
  京港地铁的培训体系引用了香港地铁先进的培训理念,建立了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中心及专职培训师队伍,使员工从入职开始就能接受到全面的培训。京港的培训不是入门即止,伴随着各类员工长期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他们可以选择各类的培训课程。同时,京港地铁与多个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创新性的与学校共同进行深度课程设计,改进学校的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法。校企合作的加强,不只是提升员工入职水平,同时提升员工的就业水平,并力争通过这种方法提升地铁行业的整体水平。
 
  我们一直努力
 
  1. 运营服务水平提升化
 
  1) 多次缩短行车间隔,保障乘客顺畅出行
 
  列车行车间隔的缩短是运营线路服务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对安全管理、运营组织、设备保障、乘客服务的综合考验。京港地铁4 号线及大兴线自贯通运营以来,客流不断攀升,日均客运量已从2011年的88.5万人次增至目前的XX万人次。为缓解客流压力,京港地铁在7年间对各类列车时刻表进行了十余次优化调整,并多次缩短行车间隔,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力。自 2011 年 10 月 8 日起,4号线工作日最小实际行车间隔实现1分43秒,成为北京地铁路网中运行间隔最短的线路。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高4号线及大兴线双休日乘客乘车的舒适度,给乘客的周末出行提供更加便捷与优质的服务,自2015 年 9 月 26 日起, 4号线及大兴线再次缩短双休日行车间隔至3分钟,不断改善 4号线及大兴线的工作日及双休日的乘车环境,为乘客的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
 
  2) 持续进行工程改造,不断优化乘客环境
 
  在客流持续增加和行车间隔不断缩短的情况下,京港地铁不但通过加强如车辆、信号、安全门、自动售检票系统、电扶梯等重要设备设施的监控、分析评估、及维修保养工作,同时作为国内首家引入系统保证理念(RAMS)进行建设和运营的地铁线路,对各类设备设施进行管理。另外,几年来,京港地铁也开展了数百项设备设施人性化的改造工程,不断优化车站车内环境,提升乘客出行舒适度。例如,京港地铁通过在站台增设防踏空胶条、防夹挡板以及LED灯柱,站台增设黄色网格线,对电扶梯加装语音提示模块等措施,有效提升了乘客的出行安全。京港地铁还对4号线全线卫生间进行改造,在细节处为乘客着想,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营造良好的站内环境。
 
  2. 人才发展战略化
 
  京港地铁自 2006 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战略,为员工及合作伙伴提供安全、有效的人性化工作条件,以此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京港大家庭。目前京港地铁已有员工 XXX 人,预计在 16 号线全线开通的时候,员工数量将达 XX 人。在为北京市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引用港铁先进的培训理念,建立了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中心及专职培训师队伍,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同时,力求提升轨道交通行业的整体水平。
 
  我们追求卓越
 
  1. 出行体验社区化
 
  京港地铁始终坚持多元化乘客服务的理念,力图在满足安全有序运营的同时,在站内提供多项生活配套设施,满足乘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需求。
 
  与以往地铁线路不同,京港地铁充分借鉴香港地铁“地铁银行“概念,在4号线建设之初便科学规划了ATM机位。乘客在搭乘地铁出行过程中,方便地享受到存取款、公用事业缴费及信用卡还款等自助金融服务,使出行与乘客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同时,京港地铁本着在地铁站内日同无缝通信的贴心服务理念,在4号线开通之初,即实现了2G手机信号的高质量引入,并在内地首次将3G信号引入地铁,目前,在京港地铁所运营的4 号线、大兴线及 14 号线已全面实现 2G、3G及4G信号的全覆盖。
 
  另外,京港地铁所运营的各条线路中的部分车站,不仅引入了自动拍照机,乘客可以享受到自助拍摄证件和趣味照的服务;而且还提供报纸派发服务,并设置有报刊售卖点,使乘客乘坐地铁的同时可以阅读到最新的资讯。
 
  2. 文化打造持续化
 
  地铁不仅仅只是交通工具,地铁文化建设的意义让地铁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通过地铁文化的建设,能够促进沿线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建立可持续、健康环保和友爱的社区关系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让地铁和乘客之间的互动交流、乘客和车站的联系和情感,都得到了更为广义的延伸,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借助地铁这一公众出行平台,促进了城市内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推广。
 
  京港地铁在地铁文化建设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和时代性,融合了北京与香港两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通过温情、人文关怀为主的多元化服务理念来打造独具特色的全新地铁文化。在地铁氛围的营造上,从乘客互动、地铁文化、环保公益等多方面,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地铁氛围。
 
  京港地铁自2009年4号线开线以来,开展了数十次以乘客安全、文明、文化、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不懈的尝试和努力,带给乘客不同感受的互动体验。宣传活动不仅将行为艺术、快闪、说唱表演、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带进地铁,也更多的走出地铁,走进沿线的小学、社区以及社会场所,获得更多更灵活与乘客面对面交流与互动的机会。 同时,自 2013 年至 2015 年的两年中,京港地铁还设计制作了30集大型乘客安全系列卡通片《菜鸟铁事》,在所辖线路各车站和列车播出,并将该部卡通片制作成连环画进行公益宣传,提升广大市民及乘客的安全文明乘车意识。另外,京港地铁所辖线路也积极并长期推广“4号线壁画展”、“4号美术馆”、“4 号诗歌坊”、“4 号线儿童大学”、“M 地铁图书馆”等公益项目,不断提升地铁站内的文化气息,渲染地铁站内的文化氛围。
 
  3. 践行社会责任系统化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京港地铁在为广大乘客提供安全、准时、便捷的运输服务的同时,致力于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建立可持续、健康环保和友爱的社区关系。2011年5月京港地铁在北京轨道交通行业中率先开通官方微博, 2015年又开通了官方微信,为与乘客沟通搭建了有益平台。微博、微信以及热线等互动平台的使用,使乘客可以透明、清晰的了解到京港地铁所辖线路的运营情况、为乘客出行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障,同时了解到了乘客最真实的反馈与需求,为地铁文化建设带来了更多有益的建议。2013 年,京港地铁公司基于长期为北京轨道交通所做的贡献、持续形成的优质品牌形象荣获第六届北京影响力“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奖”。
 
  2016 年我们将
 
  目前京港地铁所辖的4号线、大兴线以及14号线已经形成了一横一纵的网络格局,京港地铁未来希望可以进一步开拓网络发展,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创新的管理风格运用到更多的北京西安路,为北京市民提供精良、优质的服务,同时促进轨道交通行业的整体发展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10年“管理+创新”之路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2006年1月16日: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简称“京港地铁”)成立,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各出资49%组建。
 
  2009年9月28日:京港地铁4号线开通试运营,4号线是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条贯穿市区南北的主干线,开通当日即实现自动驾驶以及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的国内地铁开通最好水平。目前,4号线实际早高峰最小行车间隔达到 1分43 秒,成为北京地铁线路中发车间隔最短的线路。
 
  2010年12月30日:京港地铁大兴线开通试运营,大兴线在开通当天即实现与 4号线全线贯通,成为当时国内地下里程最长的线路,也是首个在既有线路没有一天停运的情况下与新线实现贯通的线路。
 
  2015年5月5日,2014年12月28日,2015 年 12 月 26日:京港地铁14号线西段、东段及中段相继开通试运营,14号线是北京地铁路网中一条超长 L型线路,全长 47.3公里,承担了从北京西南到东北的交通运输功能,途经交通枢纽、大型商务区以及多个大型居住区等,在北京首次使用 A型车,有效地提高了运输能力。
 
  2015 年11月28日:京港地铁与北京市政府正式签署了《北京地铁十六号线项目特许协议》,京港地铁再次以 PPP 模式获得北京地铁 16 号线 30 年的运营权。
 
  我们持续创新
 
  1. 打造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首个 PPP项目
 
  PPP模式是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写,中文直译为“公私合作制”,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京港地铁 4 号线是国内首次采用 PPP 模式进行融资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实现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模式创新。从这几年的实践效果来看,这种运营模式有益于降低政府财政投入,减轻财政负担;通过行业内良性有序竞争与合作,提升了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为市民、乘客提供了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务,实现了多方共赢。
 
  2. 企业管理精细化
 
  京港地铁自2006年1月成立至今,始终秉承“一路心随行”的服务理念,采用精细化、科学的企业管理方式,不断理念创新,提升运营管理及运营服务质量,在充分研究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特别是所辖线路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港铁30余年的成熟管理理念,并将香港地铁的经验与北京本地实际需求相结合,致力于为乘客提供安全、准时、便捷的运营服务。
 
  在确保运营安全方面,京港地铁首次在国内地铁行业中引进港铁先进的风险管理体系,从建设期到运营期采用前瞻式的理念对地铁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管理。公司应用危害登记系统,对减轻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并定期对各级风险危害进行监控,总结并通报危害识别、减轻措施完成情况,将风险降低至合理可行。
 
  在物资仓储管理方面,京港地铁有独具特色的物资“一站式”物流服务体系,在物资供应运作过程严格执行整体物资存控策略,全面实现物资信息化管理,物资编码、条码识别、属性分级、ABC 分类、安全库存、再订购点、货位优化等库存控制技术在京港公司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诠释,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物资供应系统的高效运转,实现了低库存水平的物资保障机制。
 
  在乘客服务方面,京港地铁的失物管理系统,是源自港铁、经过“本地化”的一套失物管理系统。如果乘客在搭乘地铁 4 号线、大兴线或14号线后发现有物品遗失,可以到这三条线的任何一座车站内寻求工作人员通过这一系统进行查找,还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通过客服人员登录该系统查询所失物品。这样就可以避免到各站逐一查询,可以更加便捷的找寻失物。
 
  3. 系统保障自主化
 
  自2006年公司成立至今,京港公司自主开发了多项运营管理系统,如地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安保客流信息查询系统等,实现了运营数据信息化管理,提高 运营管理的效率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地铁服务质量和乘客满意度,节约了人力成本,服务了城市公共交通。部分自主开发的系统具有复制和可迁移的特点,具有在轨道交通行业中推广的可能。
 
  特别是,在 2015 年京港地铁自主研发的智能的行车培训演练系统是全球地铁行业的首创系统。它整合行车调度、乘务、站务等部门工作,将列车运行相关操作进行软件化模拟,重现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关联岗位利用模拟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提高行车岗位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进而保障运营中乘客的安全。
 
  4. 人才培养体系化
 
  京港地铁的培训体系引用了香港地铁先进的培训理念,建立了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中心及专职培训师队伍,使员工从入职开始就能接受到全面的培训。京港的培训不是入门即止,伴随着各类员工长期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他们可以选择各类的培训课程。同时,京港地铁与多个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创新性的与学校共同进行深度课程设计,改进学校的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法。校企合作的加强,不只是提升员工入职水平,同时提升员工的就业水平,并力争通过这种方法提升地铁行业的整体水平。
 
  我们一直努力
 
  1. 运营服务水平提升化
 
  1) 多次缩短行车间隔,保障乘客顺畅出行
 
  列车行车间隔的缩短是运营线路服务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对安全管理、运营组织、设备保障、乘客服务的综合考验。京港地铁4 号线及大兴线自贯通运营以来,客流不断攀升,日均客运量已从2011年的88.5万人次增至目前的XX万人次。为缓解客流压力,京港地铁在7年间对各类列车时刻表进行了十余次优化调整,并多次缩短行车间隔,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力。自 2011 年 10 月 8 日起,4号线工作日最小实际行车间隔实现1分43秒,成为北京地铁路网中运行间隔最短的线路。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高4号线及大兴线双休日乘客乘车的舒适度,给乘客的周末出行提供更加便捷与优质的服务,自2015 年 9 月 26 日起, 4号线及大兴线再次缩短双休日行车间隔至3分钟,不断改善 4号线及大兴线的工作日及双休日的乘车环境,为乘客的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
 
  2) 持续进行工程改造,不断优化乘客环境
 
  在客流持续增加和行车间隔不断缩短的情况下,京港地铁不但通过加强如车辆、信号、安全门、自动售检票系统、电扶梯等重要设备设施的监控、分析评估、及维修保养工作,同时作为国内首家引入系统保证理念(RAMS)进行建设和运营的地铁线路,对各类设备设施进行管理。另外,几年来,京港地铁也开展了数百项设备设施人性化的改造工程,不断优化车站车内环境,提升乘客出行舒适度。例如,京港地铁通过在站台增设防踏空胶条、防夹挡板以及LED灯柱,站台增设黄色网格线,对电扶梯加装语音提示模块等措施,有效提升了乘客的出行安全。京港地铁还对4号线全线卫生间进行改造,在细节处为乘客着想,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营造良好的站内环境。
 
  2. 人才发展战略化
 
  京港地铁自 2006 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战略,为员工及合作伙伴提供安全、有效的人性化工作条件,以此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京港大家庭。目前京港地铁已有员工 XXX 人,预计在 16 号线全线开通的时候,员工数量将达 XX 人。在为北京市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引用港铁先进的培训理念,建立了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中心及专职培训师队伍,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同时,力求提升轨道交通行业的整体水平。
 
  我们追求卓越
 
  1. 出行体验社区化
 
  京港地铁始终坚持多元化乘客服务的理念,力图在满足安全有序运营的同时,在站内提供多项生活配套设施,满足乘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需求。
 
  与以往地铁线路不同,京港地铁充分借鉴香港地铁“地铁银行“概念,在4号线建设之初便科学规划了ATM机位。乘客在搭乘地铁出行过程中,方便地享受到存取款、公用事业缴费及信用卡还款等自助金融服务,使出行与乘客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同时,京港地铁本着在地铁站内日同无缝通信的贴心服务理念,在4号线开通之初,即实现了2G手机信号的高质量引入,并在内地首次将3G信号引入地铁,目前,在京港地铁所运营的4 号线、大兴线及 14 号线已全面实现 2G、3G及4G信号的全覆盖。
 
  另外,京港地铁所运营的各条线路中的部分车站,不仅引入了自动拍照机,乘客可以享受到自助拍摄证件和趣味照的服务;而且还提供报纸派发服务,并设置有报刊售卖点,使乘客乘坐地铁的同时可以阅读到最新的资讯。
 
  2. 文化打造持续化
 
  地铁不仅仅只是交通工具,地铁文化建设的意义让地铁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通过地铁文化的建设,能够促进沿线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建立可持续、健康环保和友爱的社区关系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让地铁和乘客之间的互动交流、乘客和车站的联系和情感,都得到了更为广义的延伸,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借助地铁这一公众出行平台,促进了城市内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推广。
 
  京港地铁在地铁文化建设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和时代性,融合了北京与香港两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通过温情、人文关怀为主的多元化服务理念来打造独具特色的全新地铁文化。在地铁氛围的营造上,从乘客互动、地铁文化、环保公益等多方面,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地铁氛围。
 
  京港地铁自2009年4号线开线以来,开展了数十次以乘客安全、文明、文化、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不懈的尝试和努力,带给乘客不同感受的互动体验。宣传活动不仅将行为艺术、快闪、说唱表演、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带进地铁,也更多的走出地铁,走进沿线的小学、社区以及社会场所,获得更多更灵活与乘客面对面交流与互动的机会。 同时,自 2013 年至 2015 年的两年中,京港地铁还设计制作了30集大型乘客安全系列卡通片《菜鸟铁事》,在所辖线路各车站和列车播出,并将该部卡通片制作成连环画进行公益宣传,提升广大市民及乘客的安全文明乘车意识。另外,京港地铁所辖线路也积极并长期推广“4号线壁画展”、“4号美术馆”、“4 号诗歌坊”、“4 号线儿童大学”、“M 地铁图书馆”等公益项目,不断提升地铁站内的文化气息,渲染地铁站内的文化氛围。
 
  3. 践行社会责任系统化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京港地铁在为广大乘客提供安全、准时、便捷的运输服务的同时,致力于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建立可持续、健康环保和友爱的社区关系。2011年5月京港地铁在北京轨道交通行业中率先开通官方微博, 2015年又开通了官方微信,为与乘客沟通搭建了有益平台。微博、微信以及热线等互动平台的使用,使乘客可以透明、清晰的了解到京港地铁所辖线路的运营情况、为乘客出行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障,同时了解到了乘客最真实的反馈与需求,为地铁文化建设带来了更多有益的建议。2013 年,京港地铁公司基于长期为北京轨道交通所做的贡献、持续形成的优质品牌形象荣获第六届北京影响力“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奖”。
 
  2016 年我们将
 
  目前京港地铁所辖的4号线、大兴线以及14号线已经形成了一横一纵的网络格局,京港地铁未来希望可以进一步开拓网络发展,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创新的管理风格运用到更多的北京西安路,为北京市民提供精良、优质的服务,同时促进轨道交通行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