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张剑炜
张剑炜,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1991年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1996年获得蒙特利尔大学管理博士学位(Ph D )。

成 果


 张剑炜,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1991年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1996年获得蒙特利尔大学管理博士学位(Ph.D.)。
 
  1995年加入庞巴迪,历任庞巴迪运输集团副总裁、庞巴迪中国总裁,现任庞巴迪中国董事长兼庞巴迪运输中国总裁。担任多家董事会的董事并且是多家专业杂志的常务理事和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在加拿大和法国发表过多篇管理科学方面的文章,在全球范围内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其中包括:2005年荣获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颁发的“最受关注企业家”荣誉称号;2010年获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颁发的“世界轨道交通行业风云人物”奖;同年,获加中贸易理事会颁发的加中“特别贡献奖”金奖;2012年被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及中国改革报社授予“影响中国改革20年20位企业家”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高等商学院HEC授予的“杰出毕业生”奖;2015年被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授予“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荣誉称号。2017年被授予加拿大总督大勋章。同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机构评为“诚信中国优秀企业家”。

专 访

 
  1999年,当张剑炜携庞巴迪进入中国市场时,他曾暗暗下定决心,要让庞巴迪在中国市场同中国的轨道交通行业一起成长。时光飞逝,到2019年,庞巴迪深耕中国市场已有20载。20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孩子长大成人。而中国的轨道交通也在2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中国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并拥有着全面、整体的铁路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工业和服务体系。“在中国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的20年里,庞巴迪能够参与其中,并对中国铁路和轨道行业做出贡献,我感到十分荣幸。但从另一角度说,我十分感谢中国给予庞巴迪参加中国铁路和轨道业大发展的机会,永不忘怀。”张剑炜在谈到庞巴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时由衷感慨道。
 
  庞巴迪拥有着集整车、子系统、信号系统、运输系统、智能交通技术和数字驱动维护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多年来一直与中国企业在制造、技术及人员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目前庞巴迪的轨道交通运输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国轨道交通领域。“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庞巴迪公司的重中之重,并以每年数10亿美元的业绩攀升。”张剑炜透露。
 
  真诚、执着、实事求是、诚信守诺是张剑炜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在执掌庞巴迪中国的20年间,他更是凭借对中国经济和文化全面而深刻的洞察了解、处理复杂局面的丰富经验,带领着庞巴迪在中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了中国轨道交通领域最成功的外资企业之一。
 
  2019年庞巴迪又取得了哪些成绩?中国轨道交通在20年间出现了哪些变化?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双赢”?近日,庞巴迪中国董事长兼庞巴迪运输中国总裁张剑炜接受了《世界轨道交通》记者的专访。
 
  合资企业成一大亮点
 
  庞巴迪从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一直积极参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网络的建设。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庞巴迪进入中国市场20年。今年的中国轨道交通市场,庞巴迪又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国内市场方面,2019年1月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ST)获得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订单,为560辆动车组车辆提供高级维修服务。该订单总金额约为28亿元人民币(约合4.2亿美元或3.6亿欧元)。BST赢得的这份维修服务合同涵盖不同程度的三级修、四级修和五级修,包括CRH1A-A、CRH1A、CRH1B、CRH1E和CRH380D等车型,共计70列动车组列车。所有维修服务将在今年底之前完成。新维修合同的签署进一步证明BST完全有能力为高铁行业客户交付综合解决方案,满足他们的具体需求。
 
  9月3日,安装了庞巴迪MITRAC牵引和控制系统的上海地铁14号线首列无人驾驶地铁列车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下线。其MITRAC牵引和控制设备由庞巴迪在中国合资企业新誉庞巴迪牵引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NP)根据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授予的订单提供。BNP负责为14号线的49列全自动地铁列车(8辆编组,共392辆A型车)的牵引系统进行工程设计、生产制造、测试和调试,并提供首批备件包括牵引和电力制动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列车控制系统和其它零部件。
 
  9月23日,常州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其线路投放的36列地铁列车(216辆地铁车辆),全部采用庞巴迪CITYFLO650列车控制(CBTC)解决方案以及庞巴迪MITRAC牵引和控制系统。上述系统由新誉庞巴迪信号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NS)和BNP分别生产。BNS于2016年获得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的订单,为常州地铁1号线提供先进的CITYFLO列车控制解决方案。而作为新誉集团的分包商,BNP负责为常州地铁1号线提供牵引和控制设备,交付范围包括工程设计、生产制造、测试、调试以及首批备用零部件。
 
  国际市场方面,2019年5月,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PBTS)成功签约新加坡武吉班让线项目。PBTS为此项目提供总计19辆INNOVIAAPM300R型全自动旅客捷运系统车辆以及列车的调试和质保服务等。按照要求,PBTS将在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间完成车辆交付。除车辆的制造和交付,庞巴迪运输集团作为该项目的总包方还将为新加坡用户提供包括信号系统升级在内的服务,以适应线路中的站点设置。
 
  此外,8月庞巴迪运输集团也中标了埃及两条单轨铁路线项目,包括连接新行政城和东开罗的54公里单轨系统以及连接10月6日城市和吉萨的42公里单轨系统线路。价值超过45亿美元。庞巴迪运输集团还将为这两条线路设计、供应和安装电气和机械设备。值得一提的是,庞巴迪的中国合资企业PBTS也将参与到项目的建设之中。
 
  在谈到庞巴迪所取得的成绩时,张剑炜表示,近些年的一大亮点是,庞巴迪中国合资公司连续获得出口项目,订单不断增多。例如合资企业PBTS自成立以来获得多个国内的单轨系统和无人驾驶APM项目,如深圳机场APM、成都机场APM、芜湖跨座式单轨1号线和2号线一期项目等。2018年3月,采用PBTS车辆的上海浦江线(地铁8号线三期)正式开通试运营,至今已运送超过1300万人次。此外,PBTS也斩获了多个香港和海外轨道交通中运量项目,其中包括香港机场APM、泰国黄线粉线跨座式单轨项目、2019年更是拿下了新加坡武吉班让线海外项目。“PBTS拿下海外订单,这表明合资企业在立足中国市场后,开始走向海外。”张剑炜笑称:“庞巴迪是一家走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今天我们又要与合资企业一起走向海外,走向全球市场。”
 
  从“走进来”到“走出去”
 
  作为著名跨国公司,庞巴迪与中国的合作,不仅仅是向中国销售公司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本地化生产,积极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使庞巴迪在中国的业务与中国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张剑炜告诉记者,中国轨道交通正在由与外国公司合作,建立合资公司,学习技术和经验的“走进来”阶段向开拓外海市场的“走出去”阶段迈进。“庞巴迪很荣幸能参与其中,在中国轨道交通‘走进来’‘走出去’两个阶段都致力于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剑炜表示。
 
  “走进来”。与其他跨国企业不同,庞巴迪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就主动提出技术转让,并且是全面、系统地转让。“庞巴迪有什么样的技术就向合资企业转让什么样的技术;中国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不用要求就直接转让。而且转让的都是先进、成熟的技术,不把中国作为‘实验场’。”张剑炜坦言。
 
  庞巴迪与中国铁路一直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早在1998年,庞巴迪就与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这里诞生出了25T高档客车、青藏铁路高原列车、时速200公里座车电动车组列车、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大编组座车动车组列车和卧车动车组列车。庞巴迪还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合作,为武广高铁、沪杭高铁和沪宁高铁等多条高铁线路提供信号技术。庞巴迪在电力机车、重载货运机车等方面与中国铁路也有合作。
 
  经过20年的发展,庞巴迪运输在中国拥有7家合资企业、6家外商独资企业以及8000多名员工。这些合资企业目前总共为中国持续增长的轨道交通市场提供了4000多辆高速铁路客运车辆、580辆电力机车以及2500多辆地铁车辆、单轨系统车辆、APM(旅客捷运系统)车辆和有轨电车。此外,庞巴迪还通过合资企业向30个中国城市的第三方地铁车辆制造商提供牵引和信号系统。
 
  “走出去”。多年的引进、吸收与发展,让中国轨道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中国拥有了全面、整体的铁路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工业和服务体系。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的轨道交通企业也开始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庞巴迪作为全球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国际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谈到中国企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时,张剑炜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招标中,优势与劣势并存。优势在于,中国企业的成本低、价格低、交货期短、有丰厚的银行贷款和强有力的政府外交支持,这些都是外企所难以具备的。劣势在于,有些中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竞争规则缺乏足够了解,难免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在国际市场上,庞巴迪也在广泛投标,与中国企业有竞争也有合作,而张剑炜则致力于为双方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介绍,庞巴迪在美国等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工厂,可以与中国企业合作进行生产制造。庞巴迪了解世界市场竞争规则,具有良好的声誉和人脉,可以与中国企业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将带来许多商机,并奠定彼此合作的基础。
 
  张剑炜进一步强调:“庞巴迪愿意与中国分享国际市场经验,也十分期待与中国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友好的合作伙伴。”他坚信,庞巴迪不仅可以在中国市场与中国轨道交通共同成长,在海外市场上也能与中国企业共同进步。
 
  以开放创新助力“双赢”
 
  “双赢”是张剑炜每次接受记者采访时,都会强调的名词。“中国的利益和庞巴迪的利益相辅相成,作为外企高管,我有责任让双方在共同利益下现实‘双赢’。这也是我从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到今天始终不变的初心。”张剑炜郑重表示。
 
  当前,全球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期,对于轨道交通行业而言,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将对轨道交通的产品、经济运行和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和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机遇实现“双赢”,则是张剑炜下一步考虑的问题。
 
  他认为,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多种现代新兴技术正在与轨道交通行业相结合。而轨道交通又是由顶尖技术、高端装备、大型系统工程集成的大型产品,这么大体量的高精技术产品,单靠某个企业或者单靠某个行业是不可能满足对轨道交通全方位的创新升级,也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打开思路、开放创新。”张剑炜介绍,庞巴迪从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就以开放的态度与中国在轨道交通的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创新。“如今,中国有了完整的铁路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工业和服务体系,但并不代表中国从此不需要开放创新、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了。”张剑炜表明,在新科学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轨道交通行业更应该开扩眼界、扩展思路,既要在业内开展自主创新、合作创新,也要进行跨行业的融合创新。“今天中国正在由‘轨道大国’向‘轨道强国’迈进,更需要在新形势下,加快轨道交通领域的开放、融合、创新,从而推动轨道交通技术和产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张剑炜着重强调。
 
  此外,开放创新也极大的促进了庞巴迪与中国企业合作,拓展国内外市场,建立“双赢”局面。张剑炜告诉记者:“在新时期,庞巴迪还将继续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用成熟、可靠的技术持续助力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续写‘双赢’篇章。”
 
  《世界轨道交通》记者对张剑炜进行采访时,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张剑炜对于中国经济、中国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也像早上升起的太阳一样充满希望。他认为,庞巴迪在中国不断取得成功,得益于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的一贯重视。中国市场一直把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同等对待,这充足体现了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国民待遇。“庞巴迪在中国发展的20年间,离不开政府、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帮助和支持,我作为庞巴迪中国区负责人感谢大家给予的支持。在新的时期,我也将竭尽全力让庞巴迪与中国轨道交通实现“双赢”。庞巴迪始终把中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在未来也将与中国轨道交通携手共进,一起茁壮成长!”张剑炜坚定地告诉记者。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张剑炜

张剑炜,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1991年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1996年获得蒙特利尔大学管理博士学位(Ph D )。
查看2019-11期杂志封面>>
成 果


 张剑炜,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1991年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1996年获得蒙特利尔大学管理博士学位(Ph.D.)。
 
  1995年加入庞巴迪,历任庞巴迪运输集团副总裁、庞巴迪中国总裁,现任庞巴迪中国董事长兼庞巴迪运输中国总裁。担任多家董事会的董事并且是多家专业杂志的常务理事和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在加拿大和法国发表过多篇管理科学方面的文章,在全球范围内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其中包括:2005年荣获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颁发的“最受关注企业家”荣誉称号;2010年获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颁发的“世界轨道交通行业风云人物”奖;同年,获加中贸易理事会颁发的加中“特别贡献奖”金奖;2012年被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及中国改革报社授予“影响中国改革20年20位企业家”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高等商学院HEC授予的“杰出毕业生”奖;2015年被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授予“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荣誉称号。2017年被授予加拿大总督大勋章。同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机构评为“诚信中国优秀企业家”。

专 访

 
  1999年,当张剑炜携庞巴迪进入中国市场时,他曾暗暗下定决心,要让庞巴迪在中国市场同中国的轨道交通行业一起成长。时光飞逝,到2019年,庞巴迪深耕中国市场已有20载。20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孩子长大成人。而中国的轨道交通也在2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中国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并拥有着全面、整体的铁路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工业和服务体系。“在中国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的20年里,庞巴迪能够参与其中,并对中国铁路和轨道行业做出贡献,我感到十分荣幸。但从另一角度说,我十分感谢中国给予庞巴迪参加中国铁路和轨道业大发展的机会,永不忘怀。”张剑炜在谈到庞巴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时由衷感慨道。
 
  庞巴迪拥有着集整车、子系统、信号系统、运输系统、智能交通技术和数字驱动维护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多年来一直与中国企业在制造、技术及人员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目前庞巴迪的轨道交通运输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国轨道交通领域。“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庞巴迪公司的重中之重,并以每年数10亿美元的业绩攀升。”张剑炜透露。
 
  真诚、执着、实事求是、诚信守诺是张剑炜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在执掌庞巴迪中国的20年间,他更是凭借对中国经济和文化全面而深刻的洞察了解、处理复杂局面的丰富经验,带领着庞巴迪在中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了中国轨道交通领域最成功的外资企业之一。
 
  2019年庞巴迪又取得了哪些成绩?中国轨道交通在20年间出现了哪些变化?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双赢”?近日,庞巴迪中国董事长兼庞巴迪运输中国总裁张剑炜接受了《世界轨道交通》记者的专访。
 
  合资企业成一大亮点
 
  庞巴迪从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一直积极参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网络的建设。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庞巴迪进入中国市场20年。今年的中国轨道交通市场,庞巴迪又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国内市场方面,2019年1月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ST)获得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订单,为560辆动车组车辆提供高级维修服务。该订单总金额约为28亿元人民币(约合4.2亿美元或3.6亿欧元)。BST赢得的这份维修服务合同涵盖不同程度的三级修、四级修和五级修,包括CRH1A-A、CRH1A、CRH1B、CRH1E和CRH380D等车型,共计70列动车组列车。所有维修服务将在今年底之前完成。新维修合同的签署进一步证明BST完全有能力为高铁行业客户交付综合解决方案,满足他们的具体需求。
 
  9月3日,安装了庞巴迪MITRAC牵引和控制系统的上海地铁14号线首列无人驾驶地铁列车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下线。其MITRAC牵引和控制设备由庞巴迪在中国合资企业新誉庞巴迪牵引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NP)根据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授予的订单提供。BNP负责为14号线的49列全自动地铁列车(8辆编组,共392辆A型车)的牵引系统进行工程设计、生产制造、测试和调试,并提供首批备件包括牵引和电力制动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列车控制系统和其它零部件。
 
  9月23日,常州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其线路投放的36列地铁列车(216辆地铁车辆),全部采用庞巴迪CITYFLO650列车控制(CBTC)解决方案以及庞巴迪MITRAC牵引和控制系统。上述系统由新誉庞巴迪信号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NS)和BNP分别生产。BNS于2016年获得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的订单,为常州地铁1号线提供先进的CITYFLO列车控制解决方案。而作为新誉集团的分包商,BNP负责为常州地铁1号线提供牵引和控制设备,交付范围包括工程设计、生产制造、测试、调试以及首批备用零部件。
 
  国际市场方面,2019年5月,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PBTS)成功签约新加坡武吉班让线项目。PBTS为此项目提供总计19辆INNOVIAAPM300R型全自动旅客捷运系统车辆以及列车的调试和质保服务等。按照要求,PBTS将在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间完成车辆交付。除车辆的制造和交付,庞巴迪运输集团作为该项目的总包方还将为新加坡用户提供包括信号系统升级在内的服务,以适应线路中的站点设置。
 
  此外,8月庞巴迪运输集团也中标了埃及两条单轨铁路线项目,包括连接新行政城和东开罗的54公里单轨系统以及连接10月6日城市和吉萨的42公里单轨系统线路。价值超过45亿美元。庞巴迪运输集团还将为这两条线路设计、供应和安装电气和机械设备。值得一提的是,庞巴迪的中国合资企业PBTS也将参与到项目的建设之中。
 
  在谈到庞巴迪所取得的成绩时,张剑炜表示,近些年的一大亮点是,庞巴迪中国合资公司连续获得出口项目,订单不断增多。例如合资企业PBTS自成立以来获得多个国内的单轨系统和无人驾驶APM项目,如深圳机场APM、成都机场APM、芜湖跨座式单轨1号线和2号线一期项目等。2018年3月,采用PBTS车辆的上海浦江线(地铁8号线三期)正式开通试运营,至今已运送超过1300万人次。此外,PBTS也斩获了多个香港和海外轨道交通中运量项目,其中包括香港机场APM、泰国黄线粉线跨座式单轨项目、2019年更是拿下了新加坡武吉班让线海外项目。“PBTS拿下海外订单,这表明合资企业在立足中国市场后,开始走向海外。”张剑炜笑称:“庞巴迪是一家走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今天我们又要与合资企业一起走向海外,走向全球市场。”
 
  从“走进来”到“走出去”
 
  作为著名跨国公司,庞巴迪与中国的合作,不仅仅是向中国销售公司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本地化生产,积极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使庞巴迪在中国的业务与中国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张剑炜告诉记者,中国轨道交通正在由与外国公司合作,建立合资公司,学习技术和经验的“走进来”阶段向开拓外海市场的“走出去”阶段迈进。“庞巴迪很荣幸能参与其中,在中国轨道交通‘走进来’‘走出去’两个阶段都致力于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剑炜表示。
 
  “走进来”。与其他跨国企业不同,庞巴迪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就主动提出技术转让,并且是全面、系统地转让。“庞巴迪有什么样的技术就向合资企业转让什么样的技术;中国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不用要求就直接转让。而且转让的都是先进、成熟的技术,不把中国作为‘实验场’。”张剑炜坦言。
 
  庞巴迪与中国铁路一直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早在1998年,庞巴迪就与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这里诞生出了25T高档客车、青藏铁路高原列车、时速200公里座车电动车组列车、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大编组座车动车组列车和卧车动车组列车。庞巴迪还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合作,为武广高铁、沪杭高铁和沪宁高铁等多条高铁线路提供信号技术。庞巴迪在电力机车、重载货运机车等方面与中国铁路也有合作。
 
  经过20年的发展,庞巴迪运输在中国拥有7家合资企业、6家外商独资企业以及8000多名员工。这些合资企业目前总共为中国持续增长的轨道交通市场提供了4000多辆高速铁路客运车辆、580辆电力机车以及2500多辆地铁车辆、单轨系统车辆、APM(旅客捷运系统)车辆和有轨电车。此外,庞巴迪还通过合资企业向30个中国城市的第三方地铁车辆制造商提供牵引和信号系统。
 
  “走出去”。多年的引进、吸收与发展,让中国轨道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中国拥有了全面、整体的铁路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工业和服务体系。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的轨道交通企业也开始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庞巴迪作为全球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国际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谈到中国企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时,张剑炜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招标中,优势与劣势并存。优势在于,中国企业的成本低、价格低、交货期短、有丰厚的银行贷款和强有力的政府外交支持,这些都是外企所难以具备的。劣势在于,有些中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竞争规则缺乏足够了解,难免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在国际市场上,庞巴迪也在广泛投标,与中国企业有竞争也有合作,而张剑炜则致力于为双方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介绍,庞巴迪在美国等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工厂,可以与中国企业合作进行生产制造。庞巴迪了解世界市场竞争规则,具有良好的声誉和人脉,可以与中国企业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将带来许多商机,并奠定彼此合作的基础。
 
  张剑炜进一步强调:“庞巴迪愿意与中国分享国际市场经验,也十分期待与中国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友好的合作伙伴。”他坚信,庞巴迪不仅可以在中国市场与中国轨道交通共同成长,在海外市场上也能与中国企业共同进步。
 
  以开放创新助力“双赢”
 
  “双赢”是张剑炜每次接受记者采访时,都会强调的名词。“中国的利益和庞巴迪的利益相辅相成,作为外企高管,我有责任让双方在共同利益下现实‘双赢’。这也是我从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到今天始终不变的初心。”张剑炜郑重表示。
 
  当前,全球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期,对于轨道交通行业而言,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将对轨道交通的产品、经济运行和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和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机遇实现“双赢”,则是张剑炜下一步考虑的问题。
 
  他认为,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多种现代新兴技术正在与轨道交通行业相结合。而轨道交通又是由顶尖技术、高端装备、大型系统工程集成的大型产品,这么大体量的高精技术产品,单靠某个企业或者单靠某个行业是不可能满足对轨道交通全方位的创新升级,也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打开思路、开放创新。”张剑炜介绍,庞巴迪从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就以开放的态度与中国在轨道交通的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创新。“如今,中国有了完整的铁路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工业和服务体系,但并不代表中国从此不需要开放创新、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了。”张剑炜表明,在新科学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轨道交通行业更应该开扩眼界、扩展思路,既要在业内开展自主创新、合作创新,也要进行跨行业的融合创新。“今天中国正在由‘轨道大国’向‘轨道强国’迈进,更需要在新形势下,加快轨道交通领域的开放、融合、创新,从而推动轨道交通技术和产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张剑炜着重强调。
 
  此外,开放创新也极大的促进了庞巴迪与中国企业合作,拓展国内外市场,建立“双赢”局面。张剑炜告诉记者:“在新时期,庞巴迪还将继续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用成熟、可靠的技术持续助力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续写‘双赢’篇章。”
 
  《世界轨道交通》记者对张剑炜进行采访时,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张剑炜对于中国经济、中国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也像早上升起的太阳一样充满希望。他认为,庞巴迪在中国不断取得成功,得益于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的一贯重视。中国市场一直把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同等对待,这充足体现了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国民待遇。“庞巴迪在中国发展的20年间,离不开政府、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帮助和支持,我作为庞巴迪中国区负责人感谢大家给予的支持。在新的时期,我也将竭尽全力让庞巴迪与中国轨道交通实现“双赢”。庞巴迪始终把中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在未来也将与中国轨道交通携手共进,一起茁壮成长!”张剑炜坚定地告诉记者。
 
 

上一篇:苗子簃
下一篇:张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