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2008年第06期

2008-06-17 来源:《世界轨道交通》 作者:记者 刘继峰 浏览次数:
本文摘要:近年来上海、深圳、天津、西安、杭州等诸多城市的监管部门也逐步加大对城轨安全的检查力度,监管力度的加强为广大市民的安全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日期的临近,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等领导同志调研地铁安全运营、反恐防暴工作。他们察看了列车遇紧急情况迫停以及从屏蔽门紧急出口疏散乘客等应急措施的演练情况。刘淇、郭金龙再三叮嘱地铁运营负责人,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加地铁内外的各种标识,标识要醒目清晰,残疾人服务设施要方便易用。在地铁5号线的入口处,市领导还察看了安检门和自动售票、检票系统运行情况。刘淇、郭金龙在调研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运营工作,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提供保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仅是北京,近年来上海、深圳、天津、西安、杭州等诸多城市的监管部门也逐步加大对城轨安全的检查力度,监管力度的加强为广大市民的安全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城轨安全工作进行监管,如何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一些业内专家对此提出了观点与看法。
 
  在几十米深地下穿梭运行的地铁如果遇上地震,能否抵挡得住呢?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很多市民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产生忧虑。很多专家对此给予回应,每条城轨线路在建设前都要经过地震部门组织开展线路地震灾害的评估,通过评估判断线路所经地段有无地震发生的可能。虽说如此,防范也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性气候,如广州地铁制订了《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其中涉及地震的预案共分三个级别,一旦发生灾害性气象,地铁公司将根据不同的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及地铁的运营安全。
 
  运营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生命线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大运量的客运交通系统,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将会产生巨大的人身伤亡和设施破坏,对社会经济和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秦国栋(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自1918年纽约发生世界第一起重大城市轨道交通伤亡以来,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并且近年来成为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尽管各国纷纷出台各种安全及防范措施,但防范难度仍然很大。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有必要在深入研究国外的事故和灾害案例及防范措施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和技术,建立中国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安全水平,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很大一部分处在地下或高架线路上,其环境封闭、人员密集和资产集中等特性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不断暴露。地下线路空间狭小,通风排烟设备布设困难、疏散逃生受到极大限制,特别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不易逃生,救援活动难以展开。城市轨道交通人员流量很大,疏散路道狭窄,数量有限,发生事故后,局面难以控制,往往会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所以近年来恐怖组织、邪教和对社会不满分子常常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攻击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是由诸多个不同专业组合而成的大系统工程,具有投资大、技术复杂、工期紧张、建筑安装量大,项目涉及面广等特点。地铁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4个环节上,应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标准,确保安全设施的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
 
  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安全问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确保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切实抓好。轨道交通项目是由几十个不同专业组合而成的大系统工程,具有投资大、技术复杂,工期紧张,建筑安装量大,项目涉及面广等特点。因此,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4个环节上,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标准,确保安全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在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阶段要认真进行安全、周边环境和地质灾害的评估,防止各种灾害的发生。每个城市都要设置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防御和应急救助能力。
 
  作为2008年奥运会重点项目的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同时修建总长近百公里地铁,工程规模之大、工期之紧、条件之复杂以及难度之大在世界地铁修建史上都是罕见的。在以往的地铁建设工程中,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对工程安全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运用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状况对事故发生的预测和防控能力的需要。因此,建立一个能够科学、全面、及时地掌握和反映建设过程安全情况并具有分析预测、防止灾害能力措施的专家委员会和管理系统的平台迫在眉睫。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灾害发生的类型和特点,各种灾害对城市地铁的危害程度,邰俊凯对危害程度较大的火灾及其防护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邰俊凯(中原建设监理咨询公司):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通常都是城市最大的基础设施之一,其投资数额巨大,施工工期长,环境因素复杂,风险大。建成后的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客运交通的大动脉,是城市的生命线。其灾害破坏可以导致城市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功能的瘫痪,因此,轨道交通的防灾尤为重要。地下工程的主要有火灾、爆炸、地下水、施工事故、公用设施事故等。虽然各类灾害表现形式不同,其共同的特点是空间分布有限性、潜在性、突发性、发生灾害的时间、空间及强度随机性。地铁工程的灾害防护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安全、防灾系统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要设施之一,安全设计应贯彻国家“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行业颁布的抗震、防火、防洪、排涝、抗风、民防、和环境保护的设计施工规范、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做好地铁的安全设计。安全设计所采用的各种措施,应确保营运期间的安全,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应尽早发现,迅速扑灭或排除,使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地铁的防灾设计能力,宜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或其他灾害考虑。
 
  在地铁的设计、施工、运营的各个阶段,都应统筹考虑地铁火灾防治的对策措施,真正做到把火灾事故损害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控制在绝对的最低限度内,或者至少使其保持在可容许的限度内,真正做到在火灾事故发生时,救援工作“分秒必争”,救援现场“有条不紊”。
 
  谢谦(北京地铁设计研究所高工):地铁系统由于洞体结构复杂,环境密闭,设备集中,人员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扑救困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因此,加强对地铁系统火灾事故特点及其防治对策措施的研究,将有助于地铁火灾事故防灾减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保障地铁系统的安全运营,有助于提高地铁系统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地铁系统发生火灾事故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疏散难度大和扑救困难。地铁系统在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热不易排除,积聚的热量会使地铁系统内的空气的温度迅速升高,较早地出现全面燃烧(轰燃)现象。根据建筑物的燃烧试验,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下,当火灾房间的温度上升到400度以上时,会立刻出现轰燃。室内温度会从400多度猛升到八九百度;火灾房间空气的体积急剧膨胀;烟气中的CO、CO2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迅速增高,加上地铁比地面建筑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少,人们要脱离危险区域更加困难。
 
  从中国在混合结构的住宅楼时进行的燃烧试验来看,当楼板、地面、墙壁等为不燃烧材料,门窗、床铺、家具、陈设等为可燃烧材料,试验房间的轰燃时间为4~8min,平均为6min。根据日本有关资料介绍,室内为可燃装饰时轰燃时间为3min;难燃装饰时轰燃时间为4~5min;不燃装饰时轰燃时间为6~8min。火场实践和科学试验表明,轰燃的发生与建筑结构、装修、陈设的材质、门窗开口条件以及气象情况等有关。地铁系统中的人员只有在轰燃出现之前全部撤离,才能保障安全。
 
  近年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生的运营灾害充分表明,运营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生命线。因此,任何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必须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运营安全保障系统。
 
  阎汝良(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原副院长):运营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实现顺畅、高效运营的前提和根本保证。特别是对于地下铁道这样狭长的、近乎封闭的地下空间而言,一旦发生较大的灾害事故,将给各种运营设备和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致命性损害和巨大的社会影响,使系统功能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带来较大的费用支出。众所周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包含各种土建工程和车辆等各种机电设备系统,集车、机、工、电、检、运等多学科、多专业、多工种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显然,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即寓于其各子系统、分系统的可靠度、安全性之中。
 
  总体上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系统由“基础安全”和“运营安全”两部分组成。所谓基础安全,主要是指各种土建工程和设备系统的设计、施工的可靠性、安全性,达到安全要求。这是物质基础,物质保证。所谓运营安全,主要是指运营管理和正确使用物质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设备使用,“基础安全”可能出现一些缺欠。通过高效的运营管理和指挥,使其始终保持很好的安全状态,使各种运营设备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系统的安全目标和要求。
 
  寻求城轨交通安全管理的新模式
 
  根据危机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将危机管理分为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通过对3个阶段管理模式的分析,提出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以利于消除地铁安全隐患、从容应对突发性灾害并及时作出决策等。
 
  孙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危机是由不平衡和混乱状态而引发的特殊情况,针对地铁危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后遗症期、解决期。相应地危机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重要阶段:事前(潜伏期)、事中(爆发期)和事后(后遗症期、解决期),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如下方面:⑴移转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⑵提高危机事前管理的地位;⑶改进对危机的事中管理;⑷完善修复管理,以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长期损害。
 
  危机的事前管理包括“缩减”和“预备”两个阶段。危机缩减是防微杜渐的工作,不但有利于缩减危机冲击的损毁程度和增强对危机反应的管理,还有利于降低再次面临危险或风险的概率。这是许多管理者没有重视的工作,但却能够极大地减少危机的成本与损失。危机管理的预备工作主要包括资源的准备、机构的设置、系统的再设计和人员的培训。
 
  危机的事中管理的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反应策略,尤其是当出现信息不明、时间紧迫、已确定的某些物资和人员处于危机之中时,需要管理者能够迅速地从常态下的行为与思维方式,转到紧急状态下的思维方式。在许多情况下,管理人员需要通过收集的信息来确认目前是否处于非正常情况,同时还需要时间进行调整来应对危机,因此管理者在处理危机事件时必须不断地考虑下列三个方面的问题,即:⑴如何获得更多的时间;⑵如何获得更多的信息;⑶如何最大限度地把损失降到最小。
 
  危机管理的事后管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总结经验教训。这里面包含两个层次的总结:第一个层次是针对所发生的危机本身的总结,即调查问题是怎样发生的,查明问题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步骤,以防再次发生;第二层次的总结则是针对危机管理的总结,即反思检查在应对和处理整个危机的全过程,检查在应对危机中所做的决策与所采取的行动,从中发现危机管理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危机管理程序与制度。
 
  香港地铁从1979年启用至今,以安全、可靠和环保的优质服务,完成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客运任务。香港地铁在《安全政策》的理念和策略指导下,借鉴各国最佳的安全管理模式,坚持“安全至上”的经营方针,推选出全面安全管理的经验和体会。
 
  刘天成(中国香港铁路学会总理):香港的地铁系统于1979年启用,至今已成为香港集体运输网络的主干,每天客流量超过230万人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铁路系统之一。在过去29年内,香港地铁一直为了群众提供安全、可靠和环保的集体运输服务。我们能够保持这样的安全佳绩,主要是因为香港地铁公司采用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安全管理系统和制定安全策略,以及推行安全管理计划,积极制定安全指引和有效措施来消除隐患、减少危险,确保能严格遵守安全法例要求和维持一个极具安全意识的环境。
 
  香港地铁公司在《安全政策》中表明致力确保乘客、群众、承包商及员工的安全,并通过整体表现指标,将安全定为策略及业务策划中重要的一环。地铁公司的安全管理系统以地铁《安全政策》的理念和策略为主导,配合完善的文献系统,为前瞻性的安全管理方针提供了具体一致的准则。此外,地铁公司每3年便会邀请国际的安全专家来港进行全面深入的视察及研讨,为我们的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客观的改善建议。地铁公司还通过铁路标准借鉴汲纳世界各地的最佳安全管理方式,并进一步巩固这套管理模式。
 
  郭华军从安全管理科学和事故研究理论的角度,立足于当前国内外地铁安全状况,讨论了地铁运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天津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天津地铁应采用预期型安全管理模式,即制定科学可行的安全目标,对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抓住主要问题,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郭华军(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安全品质管理室主任):通过对国内外地铁运营安全状况、安全管理模式特点和天津地铁运营公司状况的分析,天津地铁在运营安全管理中应采取预期型安全管理模式,即运营公司制定安全管理目标,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紧急状况下安全管理等对策加以实施,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合理调整生产责任制与安全文化建设的关系,使两者能有效的结合,使员工、乘客和公司三者成为利益的共同体。地铁运输是一个庞杂的现代化系统,事故研究理论证明,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为尽可能减少运营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天津地铁运营公司建立紧急状况安全管理模式,保证紧急状况下的旅游和设备保管安全。
 
  结合国内外地铁运营事故类型及致因研究,天津地铁运营公司加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提高运营安全状况,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并通过以下措施来得以实现:(1)安全管理必须加强相关安全规程和安全管理体制的建设并切实贯彻执行。(2)加强安全科技研究,从本质上保证运营安全。(3)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特点,刘顺成提出了轨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体系框架和地铁事故应急处置的设想。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设施配备和安全管理上与国外地铁相比,还存在着较多不同之处,因此应该严格管理,加强防范,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
 
  刘顺成(上海市交通局轨道交通管理处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首先,在预案中应该明确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参加单位、人员及其作用,明确事故应急响应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专业行业的负责人。如由地铁公司的安全部门、运营部门(调度、车站)、技术维修部门(车辆、供电、工务、通信、信号等)指定人员参加,列入应急机构名单,规定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向总负责人汇报并接受下一步现场应急方案;其次,详细列出运行线路、车站等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部门,明确政府和地铁公司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如发生火灾事故应该向哪个部门汇报、拨打119火警电话救援以及将烧伤人员快速送往医院抢救,政府和地铁公司在事故中的相互配合,必要时请求出动警察来协助事故救灾,以及由政府交通部门协调安排地面出动公共交通车辆,以及及时疏通和延续由于地铁运行停止而积压的乘客。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的重要性,非常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证体系的研究、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进行深入的探讨。
 
  秦国栋:在重大事故和灾害调查研究基础上,针对不同事故、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产生原因、发生机理、损害特征及救援特点,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针对不同灾害的安全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研究的重点是防火、防震、防水、防重大运营事故、防施工诱发灾害、防恐怖袭击等方面。具体内容包括:(1)城市轨道交通重大事故和灾害分析研究。重点研究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生的重大事故的类型、数量,发生原因、损害特点、损失情况、设施和设备对事故和灾害的效应、救援方案及救援指挥机制的效果等经验和教训。
 
  (2)城市轨道交通土建设施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结构,针对各种灾害的防灾设计、防灾措施、防灾技术要求等。重点研究地下线路、高架线路区间和车站的疏散通道、紧急出口的布置、数量、间距、空间大小等在不同事故和灾害条件下的技术要求、技术参数以及与救援方式、救援效果间的关系。
 
  (3)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设备配置原则和技术标准研究。重点研究不同城市轨道交通类型的安全设备构成、安全功能、配置要求、技术参数、相互协调机制。主要包括防灾监控报警系统、通风排烟系统、水消防和特种消防系统、紧急照明系统、应急供电系统、通信和信号系统、屏蔽门系统等。
 
  (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安全技术参数研究。研究城市轨道车辆结构安全设计、材料选择、各种机电设备的安全设置等。重点研究用于地下、高架、地面线路的轨道车辆的防火、内部防灾监控报警系统、疏散方式、疏散通道、安全设施和设备配置,以及公共卫生要求,如通风、采光和照明、电磁辐射等。
 
  (5)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技术标准研究。重点分析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技术标准,选择和研究适合我国国情、不同城市轨道交通类型的安全技术标准。
 
  此外,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事故隐患及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管理监测系统,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为制定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模拟不同突发事件和对应措施,建立城市轨道安全快速反应系统,详细量化预案反应时间,总结国外经验,将得到最佳对应方案储存起来,形成一定的操作规程,以便调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地铁运输因其标准高、指挥控制确定性强、发生事故几率小,并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同时作为城市交通骨干也是一个城市先进与发达的重要指标,因此倍受人们喜欢,并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地铁因其深处地下,出入口较少,与外界相连的孔洞也少,站台和车厢内人员相对密集,疏散难度相对加大,在世界各地投入使用以来,发生的大量事故都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安全是地铁运营永恒的主题。地铁运营安全与否,不仅关系到企业本身的效益和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上一篇:2008年第05期
下一篇:2008年第07期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