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0期
2009-12-0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hutao 浏览次数:
肖广智(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教授级高工):在岩溶地区应加深地质勘察工作,对高压富水大断层、深埋富水大型岩溶应尽量避开,不能避开时应尽量通过物探、钻探查清其分布和特征,必要时请当地专家会审。施工地质是工程勘察阶段工程地质勘探在施工阶段的延续,用以在施工过程中解决勘察阶段所没有或不能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施工地质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为主体,以规避大型施工地质灾害为目的,在施工阶段对:可能发生的隧道围岩变更;可能存在的溶腔、断层构造、地下暗河的预测预报;可能引发的水文环境地质问题;工程竣工以后可能存在的隐伏地质病害等,在隧道施工环境下为保证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保证工程效益,保证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综合工程地质工作。
施工地质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围岩分级和围岩稳定性评价,隧底及周边隐伏岩溶探查,灾害评估及防治工程措施、建议。施工地质预测预报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为,地质素描,地震反射波探测、地质雷达探测、红外探测等物探,水平钻探,超长炮孔,洞内外水文监测等。
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的通知(铁建设【2007】88号)”第十一条规定:隧道设计应根据行车组织方式、地质条件、防灾救援、空气动力学效应、工程造价、施工方法以及隧道两端接线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采用两个单线隧道或单洞双线隧道方案。一般情况下,新建长度小于10公里的隧道可采用单洞双线隧道方案;长度大于等于10公里隧道,宜优先采用两个单线隧道方案。对于一般性的岩溶隧道可按此规定执行。而对于高压富水、岩溶发育强烈、存在大规模突泥突水风险的隧道,如设为双线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一旦施工受阻,将一筹莫展;而采用单线隧道则施工灵活性大,两洞可交替推进,互为救援,互为超前探测。虽然从设计阶段看,工程数量和投资双线隧道较单线随到大,但如考虑施工过程中增加的工程量和风险投入全过程计算的话,也可能小。
宜万铁路作为目前在建的铁路系统内公认的高难度、高风险项目,除具备一般建设工程的施工难题和风险外,长大隧道穿越地区岩溶发育的地质问题与其他工程相比,建设中存在的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隐蔽性更加突出,突水、突泥的风险程度及工程处理难度为国内外罕见,灾害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