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博览史话 > 内容

1902年旅顺站发出中国首次国际列车

2014-04-28 来源:中华铁道网
本文摘要:  4月20日,旅顺火车站迎来最后一列从大连开来的6331次列车。从21日开始,大连与旅顺间唯一一对普速列车停运。1955年,饱经沧桑的旅顺火
  4月20日,旅顺火车站迎来最后一列从大连开来的6331次列车。从21日开始,大连与旅顺间唯一一对普速列车停运。1955年,饱经沧桑的旅顺火车站在历经俄、日、苏军管理后回到中国人自己手中。往返于旅大间的一趟趟列车见证了大连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大连人初见火车叫它‘铁房子’,管窗口里的售票员叫‘洞洞里的人’。当然,这是百年前的民间笑谈。”年逾九旬的大连文史工作者黄本仁说,大连是较早使用火车的城市之一,在全国铁路史上创造了好几个“第一”,其中就包括旅顺火车站在112年前发出了首列国际列车。
 
  当年人
 
  李鸿章(1823~1901)
 
  安徽合肥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晚清重臣,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从前事
 
  1896年,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李鸿章作为清廷特使赴莫斯科祝贺。沙俄利用中国在甲午战争后的困境,与李鸿章签订了《中俄密约》,其中规定允许俄在我国黑龙江、吉林“接造铁路”。
 
  素描
 
  其实有“两个”旅顺火车站
 
  在旅顺白玉山景区西部、龙河入海口汇合处,有一栋具有典型的俄式风格的木质建筑物,标注“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的铜牌显示,这是建于1900年的旅顺火车站。不过有历史研究者认为,旅顺其实有两个火车站:沙俄原准备在太阳沟建火车站,后为军事运输需要,于1900年10月在现在的旅顺井岗街公安派出所建了旅顺第一个火车站。而现在使用的旅顺火车站是日本在日俄战争后采用俄“旅顺火车站图纸”,于1905年在原火车站对面建的。
 
  1898年俄国攫取“中东铁路”筑路权
 
  1897年年底,沙俄擅自派军舰闯进旅顺港,胁迫清政府在1898年3月、5月和7月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规定俄国租借旅大25年,旅顺口为俄海军基地,并有建造铁路的权利。至此,俄国完全攫取了中东铁路的筑路权及经营权,并控制了旅顺。
 
  沙俄希望修建的铁路覆盖中国东北全境。其中南支线由哈尔滨向南延伸900公里,经长春、沈阳、鞍山抵达大连、旅顺。中东铁路使用与俄国一致的宽轨铁道,轨距为1524毫米。
 
  1898年6月28日,中东铁路工程局正式成立。南支线划分为8个工程区。筑路所需的钢轨和机械设备大部分由俄国运来,少部分从其他国家进口,沙石、枕木就地取材。筑路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为俄国人,劳动力则大量招募华工。
 
  1900年,俄国人设计并开始建造旅顺火车站。1901年7月18日,南支线在公主岭附近举行接轨仪式。11月3日,中东铁路全线临时通车。1903年7月13日,中东铁路建筑总工程师尤格维奇在大连向全路通电,宣布中东铁路完全告成。这条铁路名义上是中俄共同修筑、经营,实际上是沙俄独占的。中东铁路管理局还取得了铁路两侧数公里宽地带的行政管理权、矿产开发权、森林采伐权、教育权、司法管理权和驻军特权。
 
  1902年旅顺站开出中国首列国际列车
 
  在中东铁路南支线,俄国人每隔30公里设一个车站,旅顺火车站是南支线的终点。
 
  1901年初,中东铁路南支线就有部分路段通车运行,并开始受理私人货物运输业务。也是在这一年,自南关岭到大连港的铁路线竣工。从此,旅顺到大连之间的客运列车每天往返各一次。在不久之后,从大连到哈尔滨就有了每天一班的列车。1902年4月,一辆满载金发碧眼旅客的列车从旅顺火车站开出,沿着中东铁路一直驶出国门,它的目的地是圣彼得堡,这也是中国铁路史上的第一列国际列车。
 
  1904年日俄交战,日军将铁轨“变窄”
 
  随着满清封建体制的瓦解和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大量关内移民和沙俄、朝鲜移民形成了“闯关东”的浪潮。人口膨胀使得东北大批城镇规模迅速扩张,其中也包括旅顺、大连。1902年,经中东铁路南支线运抵大连市的货物,除铁路用品和军用品1300余吨外,私人货物高达3200多吨。经铁路运往北方的货物,铁路用品和军用物资近18000吨,私人货物4000多吨。
 
  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很久,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俄军败退时将辽南地区的完好列车全部掠往北方。为适应战争需要,日本将原来中东铁路的宽轨铁道改建为与日本国内相同的轨距为1067毫米的窄轨铁道,于1904年7月从日本国内运来机车、客货车和改建工程材料,以大连为起点进行改建工程。7月26日通车到金州,8月24日通车到旅顺。
 
  日俄媾和条约规定,俄国将从长春宽城子到旅顺的铁路转让给日本。日本接手后将其称为“南满铁路”。1907年4月1日,日军将铁路事业移交“满铁”。日本人将旅顺火车站改名为“旅顺驿”,不过日本人对车站的俄式风格并没有做出丝毫改动。1935年1月21日19时,溥仪从长春乘专车抵达旅顺站。溥仪在旅顺御寒,1月26日返回长春。
 
  1955年铁路终于回到中国人手中
 
  为与京奉(北京到沈阳)铁路衔通,从1907年5月开始,日本人将窄轨铁路改建为中国的标准轨距1435毫米,并一直沿用至今。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设在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由本庄繁带领,于19日凌晨3时30分从旅顺火车站出发,迁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第一线的沈阳。此后,旅顺火车站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国东北三省资源和运送侵华官兵的重点火车站,直至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后,根据中苏签订的协议,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合并成中国长春铁路,由中苏两国共同经营,以30年为期,期满无偿归还中国。
 
  1954年,中苏两国发表联合宣言和联合公报,宣布驻旅大地区的苏军将于1955年5月31日前分批撤离旅大。根据中苏两国的有关协定,1955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开赴旅大接管苏军防务。5月26日,驻旅顺地区苏军指挥部的高级将领和指挥部全体人员从旅顺启程回国。至此,苏军全部撤离本市。这条铁路在建成半个世纪后,终于回到了中国人自己手中。
 
  旅顺火车站大事记
 
  ●1898年
 
  沙俄强租旅大,着手铺设铁路。
 
  ●1900年
 
  俄国人设计并开始建造旅顺火车站。
 
  ●1903年
 
  旅顺火车站正式投入运营,为三等站。
 
  ●1904年
 
  日本改建铁路。
 
  ●1945年8月
 
  日本投降后苏军接管车站。
 
  ●1955年
 
  旅顺火车站回到中国人自己手中。
 
  ●2004年9月1日
 
  斥资170万元修缮站舍。
 
  旅大线轨距变化
 
  1898~1904年
 
  1524毫米
 
  使用与俄国一致的宽轨铁道。
 
  1904~1907年
 
  1067毫米
 
  日本人为战争需要,改建为与日本国内相同轨距的窄轨铁道。
 
  1907年至今
 
  1435毫米
 
  日本人为与京奉铁路衔通,改为中国标准轨距。
 
  30年前列车是旅大间主要交通工具
 
  61公里距离,1小时53分钟时间,4月20日,6331次列车完成了大连和旅顺间的最后一次“沟通”。而这一段并不遥远的路程,却在大连市民心中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回忆。
 
  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一天十几趟
 
  上世纪80年代之前,火车还是人们来往旅顺和大连间的最主要交通工具。那时的旅顺火车站很繁忙,每天有十几趟列车进进出出,光是旅客列车每天就有早、中、晚三班。乘客基本上都是居住在旅顺、工作单位在大连的工人,工作日的早晨和傍晚,火车站就成了旅顺最热闹的地方。早起的人们将自行车放在停车场,然后迅速通过进站口登上火车。傍晚时则正好相反,人们从出站口走出,找到自己的自行车,在“丁零”的铃声中骑车回家。
 
  上世纪90年代成了旅游专线
 
  时光流逝,旅大列车从烧煤的蒸汽机车更换为烧柴油的内燃机车,然后又更新为非自带能源的电力机车。而旅顺大连间的列车通行数量也逐渐减少到每天往返一趟。
 
  上世纪90年代,很多人喜欢乘坐旅大列车到海边游泳,他们往往早上坐火车到旅顺游玩,下午再坐火车返回。2000年之后,旅大线列车成了“通勤车”,各大企业的工人成了这趟火车的主要乘客。而最近几年,坐车的大都是大连和旅顺之间乡村的农民,他们早上乘车到市里出售自己种植的蔬菜、水果,晚上再乘车回家。还有一部分是在大连上夜班的旅顺人及外地来的游客。
 
  谢幕
 
  列车停运,记忆难忘
 
  不可否认的是,旅大线列车的乘客越来越少。一个原因是旅大之间的交通正变得越来越便利,旅顺南路、中路、北路和高速公路的建成、拓宽,轻轨的延伸,让人们有了更多选择。另一个原因是,火车的时刻表相对固定,不如公交车方便,不如私家车迅速。此外许多工厂从大连市内搬离,让很多人不再需要乘火车上下班。
 
  于是,旅大线列车终于走到了谢幕的这一天。告别总是让人伤感,但时代前进的步伐不会因此停留。好在,历经百年风雨的旅顺火车站还在那里,将曾经的欢笑与痛楚永久铭记。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1902年旅顺站发出中国首次国际列车

中华铁道网

  4月20日,旅顺火车站迎来最后一列从大连开来的6331次列车。从21日开始,大连与旅顺间唯一一对普速列车停运。1955年,饱经沧桑的旅顺火车站在历经俄、日、苏军管理后回到中国人自己手中。往返于旅大间的一趟趟列车见证了大连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大连人初见火车叫它‘铁房子’,管窗口里的售票员叫‘洞洞里的人’。当然,这是百年前的民间笑谈。”年逾九旬的大连文史工作者黄本仁说,大连是较早使用火车的城市之一,在全国铁路史上创造了好几个“第一”,其中就包括旅顺火车站在112年前发出了首列国际列车。

 
  当年人
 
  李鸿章(1823~1901)
 
  安徽合肥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晚清重臣,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从前事
 
  1896年,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李鸿章作为清廷特使赴莫斯科祝贺。沙俄利用中国在甲午战争后的困境,与李鸿章签订了《中俄密约》,其中规定允许俄在我国黑龙江、吉林“接造铁路”。
 
  素描
 
  其实有“两个”旅顺火车站
 
  在旅顺白玉山景区西部、龙河入海口汇合处,有一栋具有典型的俄式风格的木质建筑物,标注“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的铜牌显示,这是建于1900年的旅顺火车站。不过有历史研究者认为,旅顺其实有两个火车站:沙俄原准备在太阳沟建火车站,后为军事运输需要,于1900年10月在现在的旅顺井岗街公安派出所建了旅顺第一个火车站。而现在使用的旅顺火车站是日本在日俄战争后采用俄“旅顺火车站图纸”,于1905年在原火车站对面建的。
 
  1898年俄国攫取“中东铁路”筑路权
 
  1897年年底,沙俄擅自派军舰闯进旅顺港,胁迫清政府在1898年3月、5月和7月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规定俄国租借旅大25年,旅顺口为俄海军基地,并有建造铁路的权利。至此,俄国完全攫取了中东铁路的筑路权及经营权,并控制了旅顺。
 
  沙俄希望修建的铁路覆盖中国东北全境。其中南支线由哈尔滨向南延伸900公里,经长春、沈阳、鞍山抵达大连、旅顺。中东铁路使用与俄国一致的宽轨铁道,轨距为1524毫米。
 
  1898年6月28日,中东铁路工程局正式成立。南支线划分为8个工程区。筑路所需的钢轨和机械设备大部分由俄国运来,少部分从其他国家进口,沙石、枕木就地取材。筑路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为俄国人,劳动力则大量招募华工。
 
  1900年,俄国人设计并开始建造旅顺火车站。1901年7月18日,南支线在公主岭附近举行接轨仪式。11月3日,中东铁路全线临时通车。1903年7月13日,中东铁路建筑总工程师尤格维奇在大连向全路通电,宣布中东铁路完全告成。这条铁路名义上是中俄共同修筑、经营,实际上是沙俄独占的。中东铁路管理局还取得了铁路两侧数公里宽地带的行政管理权、矿产开发权、森林采伐权、教育权、司法管理权和驻军特权。
 
  1902年旅顺站开出中国首列国际列车
 
  在中东铁路南支线,俄国人每隔30公里设一个车站,旅顺火车站是南支线的终点。
 
  1901年初,中东铁路南支线就有部分路段通车运行,并开始受理私人货物运输业务。也是在这一年,自南关岭到大连港的铁路线竣工。从此,旅顺到大连之间的客运列车每天往返各一次。在不久之后,从大连到哈尔滨就有了每天一班的列车。1902年4月,一辆满载金发碧眼旅客的列车从旅顺火车站开出,沿着中东铁路一直驶出国门,它的目的地是圣彼得堡,这也是中国铁路史上的第一列国际列车。
 
  1904年日俄交战,日军将铁轨“变窄”
 
  随着满清封建体制的瓦解和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大量关内移民和沙俄、朝鲜移民形成了“闯关东”的浪潮。人口膨胀使得东北大批城镇规模迅速扩张,其中也包括旅顺、大连。1902年,经中东铁路南支线运抵大连市的货物,除铁路用品和军用品1300余吨外,私人货物高达3200多吨。经铁路运往北方的货物,铁路用品和军用物资近18000吨,私人货物4000多吨。
 
  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很久,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俄军败退时将辽南地区的完好列车全部掠往北方。为适应战争需要,日本将原来中东铁路的宽轨铁道改建为与日本国内相同的轨距为1067毫米的窄轨铁道,于1904年7月从日本国内运来机车、客货车和改建工程材料,以大连为起点进行改建工程。7月26日通车到金州,8月24日通车到旅顺。
 
  日俄媾和条约规定,俄国将从长春宽城子到旅顺的铁路转让给日本。日本接手后将其称为“南满铁路”。1907年4月1日,日军将铁路事业移交“满铁”。日本人将旅顺火车站改名为“旅顺驿”,不过日本人对车站的俄式风格并没有做出丝毫改动。1935年1月21日19时,溥仪从长春乘专车抵达旅顺站。溥仪在旅顺御寒,1月26日返回长春。
 
  1955年铁路终于回到中国人手中
 
  为与京奉(北京到沈阳)铁路衔通,从1907年5月开始,日本人将窄轨铁路改建为中国的标准轨距1435毫米,并一直沿用至今。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设在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由本庄繁带领,于19日凌晨3时30分从旅顺火车站出发,迁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第一线的沈阳。此后,旅顺火车站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国东北三省资源和运送侵华官兵的重点火车站,直至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后,根据中苏签订的协议,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合并成中国长春铁路,由中苏两国共同经营,以30年为期,期满无偿归还中国。
 
  1954年,中苏两国发表联合宣言和联合公报,宣布驻旅大地区的苏军将于1955年5月31日前分批撤离旅大。根据中苏两国的有关协定,1955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开赴旅大接管苏军防务。5月26日,驻旅顺地区苏军指挥部的高级将领和指挥部全体人员从旅顺启程回国。至此,苏军全部撤离本市。这条铁路在建成半个世纪后,终于回到了中国人自己手中。
 
  旅顺火车站大事记
 
  ●1898年
 
  沙俄强租旅大,着手铺设铁路。
 
  ●1900年
 
  俄国人设计并开始建造旅顺火车站。
 
  ●1903年
 
  旅顺火车站正式投入运营,为三等站。
 
  ●1904年
 
  日本改建铁路。
 
  ●1945年8月
 
  日本投降后苏军接管车站。
 
  ●1955年
 
  旅顺火车站回到中国人自己手中。
 
  ●2004年9月1日
 
  斥资170万元修缮站舍。
 
  旅大线轨距变化
 
  1898~1904年
 
  1524毫米
 
  使用与俄国一致的宽轨铁道。
 
  1904~1907年
 
  1067毫米
 
  日本人为战争需要,改建为与日本国内相同轨距的窄轨铁道。
 
  1907年至今
 
  1435毫米
 
  日本人为与京奉铁路衔通,改为中国标准轨距。
 
  30年前列车是旅大间主要交通工具
 
  61公里距离,1小时53分钟时间,4月20日,6331次列车完成了大连和旅顺间的最后一次“沟通”。而这一段并不遥远的路程,却在大连市民心中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回忆。
 
  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一天十几趟
 
  上世纪80年代之前,火车还是人们来往旅顺和大连间的最主要交通工具。那时的旅顺火车站很繁忙,每天有十几趟列车进进出出,光是旅客列车每天就有早、中、晚三班。乘客基本上都是居住在旅顺、工作单位在大连的工人,工作日的早晨和傍晚,火车站就成了旅顺最热闹的地方。早起的人们将自行车放在停车场,然后迅速通过进站口登上火车。傍晚时则正好相反,人们从出站口走出,找到自己的自行车,在“丁零”的铃声中骑车回家。
 
  上世纪90年代成了旅游专线
 
  时光流逝,旅大列车从烧煤的蒸汽机车更换为烧柴油的内燃机车,然后又更新为非自带能源的电力机车。而旅顺大连间的列车通行数量也逐渐减少到每天往返一趟。
 
  上世纪90年代,很多人喜欢乘坐旅大列车到海边游泳,他们往往早上坐火车到旅顺游玩,下午再坐火车返回。2000年之后,旅大线列车成了“通勤车”,各大企业的工人成了这趟火车的主要乘客。而最近几年,坐车的大都是大连和旅顺之间乡村的农民,他们早上乘车到市里出售自己种植的蔬菜、水果,晚上再乘车回家。还有一部分是在大连上夜班的旅顺人及外地来的游客。
 
  谢幕
 
  列车停运,记忆难忘
 
  不可否认的是,旅大线列车的乘客越来越少。一个原因是旅大之间的交通正变得越来越便利,旅顺南路、中路、北路和高速公路的建成、拓宽,轻轨的延伸,让人们有了更多选择。另一个原因是,火车的时刻表相对固定,不如公交车方便,不如私家车迅速。此外许多工厂从大连市内搬离,让很多人不再需要乘火车上下班。
 
  于是,旅大线列车终于走到了谢幕的这一天。告别总是让人伤感,但时代前进的步伐不会因此停留。好在,历经百年风雨的旅顺火车站还在那里,将曾经的欢笑与痛楚永久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