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卢春房
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男,汉族,1956年6月生,河北蠡县人,中共党员,1975年1月参加工作,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铁道工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原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成 果

   1975年开始,卢春房开始进入铁路行业工作和学习。先后担任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第十一工程局三处处长、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第十一工程局副局长兼京九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内昆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原铁道部建设司副司长;青藏铁路公司筹备组组长;青藏铁路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指挥部总指挥长;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等职务。
 
  2013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成立,卢春房被任命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
 

专 访

中国铁路建设管理创新
 
——访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责任。200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决策和统一部署下,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要求,我们制定了铁路"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始掀起一轮波澜壮阔的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高潮,投资规模之大,项目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参与单位之多,不仅在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而且在世界上也属罕见。在时间紧、任务重、建设资源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为确保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有序推进,我们在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机制、建设组织、建设文化上进行了不断创新,从而有效保证铁路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是更新理念,开拓思路。建设理念是一个源头性、前提性、战略性的首要问题。从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开始,我们就顺应世界铁路发展潮流,牢固树立了"构建世界一流技术标准、建造世界一流铁路工程、培育世界一流建设队伍"的雄心壮志,不断创新理念、开拓新思路,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运输、一次成优、开通达速"的铁路建设新理念,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在建设中,我们不断强化"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建不朽工程"和"不干违法的事、不干违章的事、不用低素质的人员、不吝啬投入、不当老好人、不存侥幸心理"的质量安全观念,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实践中铸造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铁精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这些新理念、新观念、新思路的科学引领和正确指导,有力推动建设系统广大建设者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确立了发展举措,为全面夺取铁路建设攻坚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二是明确目标,系统控制。我们始终坚持将"世界一流"的总目标逐项分解到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稳定六大控制要素中,细化量化到铁路建设全过程和每个环节,既抓住了工程建设注重质量、安全、工期和投资控制的主体要求,又融入了环保和稳定的时代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部署与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队伍稳定等内容纳入铁路建设管理控制体系,避免了管理要求单一、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全局发展的被动局面。为推进"六位一体"落到实处,提出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六大控制系统:以目标、责任、制度、方法、功能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组织、技术、经济、风险控制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以资源配置、组织协调、技术方案为主的工期管理体系,以开工预算、全面管控、全程跟踪、竣工决算为主的投资管理体系,以落实环评报告、控制环境污染、节约土地资源、实施工程环保、创建和谐环境为主的环保管理体系,以思想教育、组织纪律、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为主的稳定管理体系,并配套制定和严格实施了一系列检查、考核、评估、验收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办法,强化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各方的责任。全方位、全过程实施"六位一体"管理,实现了铁路建设的宏观控制和系统管理,为建设经得起运营检验、社会检验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百年不朽工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不断创新,提供动力。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积极稳妥,大胆探索,持续深化铁路建设技术创新和管理体制、机制、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工作,为高效推进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建设技术创新方面。构建了以中国铁路总公司为主导,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为主体的建设技术创新体系,以青藏、宜万、京津、京沪、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兰新第二双线等重大项目为依托,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高原铁路、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等技术上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为优质高效完成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切实发挥技术创新的企业主体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量,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新活动,在设计、施工、装备制造等方面收获了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一大批专利技术和新的工艺工法。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中国铁路总公司(2013年3月前为原铁道部)统一组织的体制优势,建立了总公司决策监督、铁路局(铁路公司)组织管理、指挥部具体实施的建设管理体制,客运专线建设推行"小业主、大咨询"管理方式,形成了符合国情、路情的铁路建设组织体系;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与地方和企业合资建路、发行企业债券、利用外资等方式,吸引了大量建设资金,尤其是与地方合资合作建路,充分发挥铁路和地方各自的优势,大大加快了征地拆迁和建设进度,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建立健全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成立原铁道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并在各铁路局单独设立监督站,强化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严格查处质量安全突出问题,提高了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管理机制创新方面。着力构建统一、公平、竞争、开放的铁路建设市场,扩大开放铁路建设市场,积极引导中交、中建、中水电等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及其他行业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与铁路建设,不断壮大铁路建设力量,形成了一支由路内外优秀设计、施工、监理、咨询企业构成的铁路建设大军;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大力开展信用评价和不良行为记录公示,构建了铁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实施大标段招标,推进施工企业项目扁平化管理,形成了铁路建设市场新机制。管理方式创新方面。围绕落实"六位一体"目标要求,创新建设管理方法,全面实施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系统形成了以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的标准化为基本内涵,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和流程管理为基本依据,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手段的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积极倡导推行架子队管理,提高了施工现场控制管理水平和成效,建立健全施工图审核制度,减少了设计上的差错漏碰。积极创新建设资金监管模式,推行建设项目资金预算管理,严格账户审批和银行存款余额控制,加大过程监管力度,强化了建设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率。严格依法建设,在水保环保、用地预审、立交移交、竣工验收等方面严格履行建设程序,显著提高了铁路建设管理水平。
 
  四是强化组织,提高能力。面对成倍增长的铁路建设任务,我们统筹部署规划、统一组织协调,以施工组织设计为龙头,狠抓项目建设组织,宏观驾驭大规模铁路建设的能力大幅提升。严格施组编制和审查。每个项目建设单位主要管理者都亲自主持施组编制、审查和调整,中国铁路总公司坚持一年两次集中审查全路项目施组,不定期审查重大项目或重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动态跟踪施工组织设计执行情况并及时调整优化,抓住了项目建设的"牛鼻子",收到了纲举目张的成效。强化项目组织推进。坚持全路"一盘棋"思想,依据铁路建设的轻重缓急,科学合理确定生产要素,确保现场技术管理力量、施工机械设备配置、物资采购供应储备等满足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施工的需要;每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通报投资完成和项目进展情况,全面开展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加强对控制工程、重难点工程的现场指导和督导,实现了在建项目整体有序推进。各单位探索建立了首件认可、首查负责、示范引路、激励约束等一系列强化现场控制的制度办法,合理配置人财物等建设资源,有效提高了现场组织控制水平。完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运行了纵向贯通、横向覆盖、目标同向、任务共担、责任共负、利益共享的铁路建设协调工作机制,铁路内部与外部各单位之间、总公司机关各部门之间、铁路局各部门之间,以及总公司、局、公司、项目指挥部之间,协调工作制度完善,沟通及时、运行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大量问题,促进了铁路建设项目宏观组织驾驭能力不断提升。
 
  五是规范管理,培育文化。按照依法建设、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理念、深化总结既有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全面规范建设项目管理各项工作,努力形成"事事有标准、事事有流程、事事有责任人"的管理秩序,使"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蔚然成风,将规范建设管理行为提升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健全制度标准。完善了以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为框架的铁路建设规章制度体系和涵盖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的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和指导各单位编制了一大批作业指导书和作业卡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作业标准体系,为依法建设、规范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翻译出版包括高速铁路在内的英文版中国铁路建设标准,适应了加快实施铁路"走出去"战略的急需。规范机构设置。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下发了有关建设、设计、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对参建单位管理规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主要任务、工作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规范项目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严格办事程序。发布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程序指导意见,明确了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征地拆迁、建设过程、竣工验收等管理程序,统一了项目建设基本流程、工作标准、管理责任,指导参建各方依法合规、按程序办事。重过程抓现场。重点围绕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技术工作、人员素质、基础管理等要素,狠抓设计措施、原材料控制、工装设备配置、工艺工法和保障措施,确保建设过程规范有序、严格受控。大力开展标准化工地建设,推动现场布局、材料堆放、大临设施、职工驻地、人员着装、工作流程、清洁卫生等工作上水平,有效消除了施工现场脏、乱、差现象,出现了一批让人赏心悦目的工地。通过不断实践,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体系,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通过实施科学的建设管理,2005年以来,中国铁路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是完成基建投资创历史新高。2005年~2013年累计完成投资3.58万亿元,平均每年完成3980亿元,是前十年年平均值的7.8倍。二是交付运营线路创历史新高。2005年~2013年累计投产新线2.84万公里、复线2.03万公里、电气化铁路3.3万公里,平均每年完成分别是前十年年平均值的2.1倍、2.6倍、3.7倍,建成开通新客站500多座。至2013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0.3万公里,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提高到46.8%、54.1%,路网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的"中国速度"。三是高速铁路营运里程世界第一。2005年以来,中国高速铁路实现了飞速发展,截止2014年7月,中国高铁营运里程达11841公里,占世界高铁里程的50%以上。预计到2015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四纵四横高铁路网主骨架("四纵":北京~上海、北京~香港、北京~哈尔滨、上海~深圳高铁;"四横":青岛~太原、徐州~乌鲁木齐、上海~成都、上海~昆明高铁)将基本形成;与主骨架连接的高铁:合肥~福州、贵阳~广州、大同~西安、西安~成都、成都~昆明高铁等一批延长线或连接线将大部分投产;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山东半岛、中原地区、江汉平原、湘东地区、关中地区、成渝地区、海峡西岸等地区,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一批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的城际铁路。四是开通线路质量创历史最好。所有开通新线均严格按验收程序,分层把关,保证新线开通运营就达到设计速度,京津、武广、郑西、沪杭、京沪等时速350公里等级高速铁路一次建成达标,大量开行高速动车组,安全舒适,平稳快捷,赢得了国内外旅客的广泛赞誉。同时,在建工程质量安全保持总体稳定。铁路工程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25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奖28项,国家优秀勘察设计奖32项。五是技术创新收获丰硕成果。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高速铁路和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结构物沉降控制和评估技术、轨道技术、深水大跨桥梁技术、风险隧道评估技术、精测精调技术、列控技术、牵引供电技术、动车组设计制造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构建了层次清楚、科学合理、先进可靠、系统完整的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在众多技术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铁路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
 
  随着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的不断实施,中国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初具规模,铁路网综合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客货运量连年大幅度增长,运输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升。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开行,大大缩短了区域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人才、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大大节约了社会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高铁客流持续不断增长。
 
  2014年4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继续加大铁路投资的重要部署,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8000亿元,铁路建设投资调增至5870亿元,开通新线里程7000km,中国铁路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铁路建设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同时,世界各国也正在掀起建设高速铁路的热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巴西、智利、泰国、罗马尼亚等国时,大力推动政府间铁路合作,不断推销中国高铁技术,许多国家都希望中国能够帮助修建高铁,这为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国门,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遇。因此,我们还需要紧紧抓住机遇,不断探索国外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充分吸取国外建设成功经验,不断创新完善中国铁路建设管理,以完成国内外铁路建设的艰巨任务。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卢春房

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男,汉族,1956年6月生,河北蠡县人,中共党员,1975年1月参加工作,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铁道工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原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查看2014-09期杂志封面>>
成 果

   1975年开始,卢春房开始进入铁路行业工作和学习。先后担任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第十一工程局三处处长、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第十一工程局副局长兼京九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内昆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原铁道部建设司副司长;青藏铁路公司筹备组组长;青藏铁路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指挥部总指挥长;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等职务。
 
  2013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成立,卢春房被任命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
 

专 访

中国铁路建设管理创新
 
——访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责任。200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决策和统一部署下,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要求,我们制定了铁路"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始掀起一轮波澜壮阔的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高潮,投资规模之大,项目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参与单位之多,不仅在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而且在世界上也属罕见。在时间紧、任务重、建设资源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为确保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有序推进,我们在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机制、建设组织、建设文化上进行了不断创新,从而有效保证铁路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是更新理念,开拓思路。建设理念是一个源头性、前提性、战略性的首要问题。从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开始,我们就顺应世界铁路发展潮流,牢固树立了"构建世界一流技术标准、建造世界一流铁路工程、培育世界一流建设队伍"的雄心壮志,不断创新理念、开拓新思路,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运输、一次成优、开通达速"的铁路建设新理念,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在建设中,我们不断强化"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建不朽工程"和"不干违法的事、不干违章的事、不用低素质的人员、不吝啬投入、不当老好人、不存侥幸心理"的质量安全观念,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实践中铸造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铁精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这些新理念、新观念、新思路的科学引领和正确指导,有力推动建设系统广大建设者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确立了发展举措,为全面夺取铁路建设攻坚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二是明确目标,系统控制。我们始终坚持将"世界一流"的总目标逐项分解到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稳定六大控制要素中,细化量化到铁路建设全过程和每个环节,既抓住了工程建设注重质量、安全、工期和投资控制的主体要求,又融入了环保和稳定的时代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部署与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队伍稳定等内容纳入铁路建设管理控制体系,避免了管理要求单一、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全局发展的被动局面。为推进"六位一体"落到实处,提出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六大控制系统:以目标、责任、制度、方法、功能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组织、技术、经济、风险控制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以资源配置、组织协调、技术方案为主的工期管理体系,以开工预算、全面管控、全程跟踪、竣工决算为主的投资管理体系,以落实环评报告、控制环境污染、节约土地资源、实施工程环保、创建和谐环境为主的环保管理体系,以思想教育、组织纪律、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为主的稳定管理体系,并配套制定和严格实施了一系列检查、考核、评估、验收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办法,强化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各方的责任。全方位、全过程实施"六位一体"管理,实现了铁路建设的宏观控制和系统管理,为建设经得起运营检验、社会检验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百年不朽工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不断创新,提供动力。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积极稳妥,大胆探索,持续深化铁路建设技术创新和管理体制、机制、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工作,为高效推进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建设技术创新方面。构建了以中国铁路总公司为主导,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为主体的建设技术创新体系,以青藏、宜万、京津、京沪、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兰新第二双线等重大项目为依托,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高原铁路、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等技术上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为优质高效完成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切实发挥技术创新的企业主体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量,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新活动,在设计、施工、装备制造等方面收获了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一大批专利技术和新的工艺工法。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中国铁路总公司(2013年3月前为原铁道部)统一组织的体制优势,建立了总公司决策监督、铁路局(铁路公司)组织管理、指挥部具体实施的建设管理体制,客运专线建设推行"小业主、大咨询"管理方式,形成了符合国情、路情的铁路建设组织体系;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与地方和企业合资建路、发行企业债券、利用外资等方式,吸引了大量建设资金,尤其是与地方合资合作建路,充分发挥铁路和地方各自的优势,大大加快了征地拆迁和建设进度,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建立健全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成立原铁道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并在各铁路局单独设立监督站,强化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严格查处质量安全突出问题,提高了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管理机制创新方面。着力构建统一、公平、竞争、开放的铁路建设市场,扩大开放铁路建设市场,积极引导中交、中建、中水电等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及其他行业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与铁路建设,不断壮大铁路建设力量,形成了一支由路内外优秀设计、施工、监理、咨询企业构成的铁路建设大军;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大力开展信用评价和不良行为记录公示,构建了铁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实施大标段招标,推进施工企业项目扁平化管理,形成了铁路建设市场新机制。管理方式创新方面。围绕落实"六位一体"目标要求,创新建设管理方法,全面实施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系统形成了以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的标准化为基本内涵,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和流程管理为基本依据,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手段的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积极倡导推行架子队管理,提高了施工现场控制管理水平和成效,建立健全施工图审核制度,减少了设计上的差错漏碰。积极创新建设资金监管模式,推行建设项目资金预算管理,严格账户审批和银行存款余额控制,加大过程监管力度,强化了建设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率。严格依法建设,在水保环保、用地预审、立交移交、竣工验收等方面严格履行建设程序,显著提高了铁路建设管理水平。
 
  四是强化组织,提高能力。面对成倍增长的铁路建设任务,我们统筹部署规划、统一组织协调,以施工组织设计为龙头,狠抓项目建设组织,宏观驾驭大规模铁路建设的能力大幅提升。严格施组编制和审查。每个项目建设单位主要管理者都亲自主持施组编制、审查和调整,中国铁路总公司坚持一年两次集中审查全路项目施组,不定期审查重大项目或重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动态跟踪施工组织设计执行情况并及时调整优化,抓住了项目建设的"牛鼻子",收到了纲举目张的成效。强化项目组织推进。坚持全路"一盘棋"思想,依据铁路建设的轻重缓急,科学合理确定生产要素,确保现场技术管理力量、施工机械设备配置、物资采购供应储备等满足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施工的需要;每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通报投资完成和项目进展情况,全面开展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加强对控制工程、重难点工程的现场指导和督导,实现了在建项目整体有序推进。各单位探索建立了首件认可、首查负责、示范引路、激励约束等一系列强化现场控制的制度办法,合理配置人财物等建设资源,有效提高了现场组织控制水平。完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运行了纵向贯通、横向覆盖、目标同向、任务共担、责任共负、利益共享的铁路建设协调工作机制,铁路内部与外部各单位之间、总公司机关各部门之间、铁路局各部门之间,以及总公司、局、公司、项目指挥部之间,协调工作制度完善,沟通及时、运行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大量问题,促进了铁路建设项目宏观组织驾驭能力不断提升。
 
  五是规范管理,培育文化。按照依法建设、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理念、深化总结既有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全面规范建设项目管理各项工作,努力形成"事事有标准、事事有流程、事事有责任人"的管理秩序,使"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蔚然成风,将规范建设管理行为提升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健全制度标准。完善了以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为框架的铁路建设规章制度体系和涵盖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的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和指导各单位编制了一大批作业指导书和作业卡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作业标准体系,为依法建设、规范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翻译出版包括高速铁路在内的英文版中国铁路建设标准,适应了加快实施铁路"走出去"战略的急需。规范机构设置。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下发了有关建设、设计、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对参建单位管理规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主要任务、工作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规范项目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严格办事程序。发布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程序指导意见,明确了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征地拆迁、建设过程、竣工验收等管理程序,统一了项目建设基本流程、工作标准、管理责任,指导参建各方依法合规、按程序办事。重过程抓现场。重点围绕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技术工作、人员素质、基础管理等要素,狠抓设计措施、原材料控制、工装设备配置、工艺工法和保障措施,确保建设过程规范有序、严格受控。大力开展标准化工地建设,推动现场布局、材料堆放、大临设施、职工驻地、人员着装、工作流程、清洁卫生等工作上水平,有效消除了施工现场脏、乱、差现象,出现了一批让人赏心悦目的工地。通过不断实践,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体系,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通过实施科学的建设管理,2005年以来,中国铁路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是完成基建投资创历史新高。2005年~2013年累计完成投资3.58万亿元,平均每年完成3980亿元,是前十年年平均值的7.8倍。二是交付运营线路创历史新高。2005年~2013年累计投产新线2.84万公里、复线2.03万公里、电气化铁路3.3万公里,平均每年完成分别是前十年年平均值的2.1倍、2.6倍、3.7倍,建成开通新客站500多座。至2013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0.3万公里,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提高到46.8%、54.1%,路网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的"中国速度"。三是高速铁路营运里程世界第一。2005年以来,中国高速铁路实现了飞速发展,截止2014年7月,中国高铁营运里程达11841公里,占世界高铁里程的50%以上。预计到2015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四纵四横高铁路网主骨架("四纵":北京~上海、北京~香港、北京~哈尔滨、上海~深圳高铁;"四横":青岛~太原、徐州~乌鲁木齐、上海~成都、上海~昆明高铁)将基本形成;与主骨架连接的高铁:合肥~福州、贵阳~广州、大同~西安、西安~成都、成都~昆明高铁等一批延长线或连接线将大部分投产;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山东半岛、中原地区、江汉平原、湘东地区、关中地区、成渝地区、海峡西岸等地区,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一批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的城际铁路。四是开通线路质量创历史最好。所有开通新线均严格按验收程序,分层把关,保证新线开通运营就达到设计速度,京津、武广、郑西、沪杭、京沪等时速350公里等级高速铁路一次建成达标,大量开行高速动车组,安全舒适,平稳快捷,赢得了国内外旅客的广泛赞誉。同时,在建工程质量安全保持总体稳定。铁路工程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25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奖28项,国家优秀勘察设计奖32项。五是技术创新收获丰硕成果。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高速铁路和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结构物沉降控制和评估技术、轨道技术、深水大跨桥梁技术、风险隧道评估技术、精测精调技术、列控技术、牵引供电技术、动车组设计制造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构建了层次清楚、科学合理、先进可靠、系统完整的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在众多技术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铁路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
 
  随着高标准大规模铁路建设的不断实施,中国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初具规模,铁路网综合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客货运量连年大幅度增长,运输效率和效益大幅度提升。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开行,大大缩短了区域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人才、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大大节约了社会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高铁客流持续不断增长。
 
  2014年4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继续加大铁路投资的重要部署,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8000亿元,铁路建设投资调增至5870亿元,开通新线里程7000km,中国铁路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铁路建设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同时,世界各国也正在掀起建设高速铁路的热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巴西、智利、泰国、罗马尼亚等国时,大力推动政府间铁路合作,不断推销中国高铁技术,许多国家都希望中国能够帮助修建高铁,这为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国门,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遇。因此,我们还需要紧紧抓住机遇,不断探索国外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充分吸取国外建设成功经验,不断创新完善中国铁路建设管理,以完成国内外铁路建设的艰巨任务。
 

上一篇:周军年
下一篇:刘亚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