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宋瑞琴  北京金京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7-04-17 来源: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作者:本报记者 浏览次数:

在推进中国铁路现代化进程中,有一个与铁路机务结下30年情缘并为铁路机务信息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企业家,她就是北京金京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瑞琴。请看本刊记者采写的报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铁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铁路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使中国铁路迈出跨越式发展步伐。在推进铁路机务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北京金京铭科技有限公司,在董事长宋瑞琴带领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13年发展中,为助推铁路机务信息化作出了突出贡献。13年来,宋瑞琴和她的金京铭公司以“源于铁路机务,服务铁路机务,奉献铁路机务”为宗旨,自主创新研发、升级、完善的“铁路机务运用安全管理系统”、“铁路机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系统产品,目前已在全国18个铁路局的100多个机务段广泛应用,为铁路提速、铁路改革及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地保障与支持,受到铁道部、铁路局、机务段领导和用户单位广泛赞誉。

立足机务信息化 缘自17年铁路情结
    接触宋瑞琴,给人留下“聪颖果敢、雷厉风行、耿直热情”的深刻印象,熟悉她的人都知道,正是这12个字,诠释了宋瑞琴30年“源于铁路机务,服务铁路机务,奉献铁路机务”的辉煌人生。宋瑞琴生于1958年,1974年高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1976年参加工作到郑州铁路局襄樊分局六里坪电力机务段。在机务段,她当过资料员、机务统计员。17年中,每天接触的单调统计数据和来往穿梭的铁路机车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感受到传统铁路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同时也立志要为铁路机务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铁路建设高潮到来和铁路自身由传统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现代化管理转变,宋瑞琴开始思考,怎样把自己积累沉淀17年的铁路机务段工作经验与高新技术结合,用信息化手段改变现有铁路机务管理落后模式。1993年,在六里坪电力机务段工作了17年的宋瑞琴,来到北京北方交通大学下属一家生产电子显示屏幕的公司,她准备从这里起步,去探求和实现“让铁路机务管理信息化”目标。但工作一年后,宋瑞琴发现,除了在湖北等地市场为公司创造1000万销售额,个人收入也不菲之外,感到从事的工作距离铁路机务信息化相差甚远,于是,1993年年底,宋瑞琴果断地离开这家公司,成立了主要为铁路机务提供信息管理系统的北京金京铭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艰苦创业历程。
    开公司的钱是宋瑞琴和几个人凑的,注册资金只有50万元,公司刚起步,没有项目,可谓“白手起家”,要想搞铁路机务信息化,好似“天方夜谭”。危难之时,宋瑞琴想到的是发挥公司当时电子显示屏产品开发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为实现“铁路机务信息化”目标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宋瑞琴相信:只要横下一条心去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90年代中期,全国掀起 “三峡热”,宋瑞琴带着公司开发的“大屏幕”来到湖北省宜昌,开始了她的资本“原始积累”。他们为农业银行制作了50平方米的“大屏幕”,也承揽过500万元的项目。两年过去了,在宋瑞琴和公司员工们辛苦打拼下,企业“日进斗金”,积累逐年递增,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峡库区、银行系统、铁路部门等都有北京金京铭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过硬的技术、热情优质的服务,受到客户广泛赞誉,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宋瑞琴的 “大屏幕”做出了名气,客户也都热情地称她“宋大屏”。
    当时,只要有市场,做硬件盈利多,见效快,所以硬件市场十分活跃,软件市场则相对疲软。而就在此时,宋瑞琴以敏锐的市场判断力果断地实施企业经营方向的“战略转移”,即在继续保持发展“大屏幕”硬件优势的同时,重点围绕“铁路机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软件。当记者问到她,为什么不加大力度开拓当时很赚钱的硬件“大屏幕”市场,而整合人力、财力资源去开发市场相对疲软的铁路机务软件时,宋瑞琴回答:一是缘于我在郑州铁路局襄樊分局六里坪电力机务段工作17年的铁路情结;二是想为推进铁路机务信息化做些实事;三是从长远看,随着铁路快速发展,实施铁路机务信息化的过程中也孕育着市场商机。所以公司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目标应该是:立足铁路机务,软硬件并举开发,打造“金京铭”品牌。

“软硬”兼施  打造“金京铭”品牌
    企业目标确定后,宋瑞琴便开始着手铁路机务软件研发。刚开始,因为铁路机务软件要开发的领域很多,不知从何下手,于是她找到六里坪电力机务段,和老段长商量对策。在老段长指点下,宋瑞琴决定从铁路机务段调度室自动化管理开始做起。1995年,金京铭同郑州一家公司合作研发的郑州局信阳机务段调度室软件项目获得成功,新开发管理软件与公司本身就有优势的“大屏幕”匹配,让铁路局和机务段领导感到“耳目一新”,产品很快在郑州局叫响,并逐步向全路推开,金京铭也因此在铁路行业有了些名气。
    铁路机务信息化涵盖内容很多,宋瑞琴感到要立足铁路机务信息化,就必须有研发机构和高端技术人才,必须有适应铁路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含量软件产品,因此她从1996年起,花重金高薪聘请行业高级技术人才,主动占据铁路机务信息化软件研发制高点。很快,像唐迪强、张青虎等一批既有计算机编程专业知识、又有铁路机务工作经验的人才充实到金京铭公司中来,企业开始焕发出生机活力。凭借行业领先技术和资本实力,公司针对铁路机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也相继研发并形成产品,例如,基于WINDOS/ORACLE平台的“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系统”、“机车检修质量微机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旅客引导系统”等产品的开发,很快在行业中形成市场。
    2000年,金京铭在为“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系统”寻找市场时,费尽心思、历经周折。当时,宋瑞琴亲自带人到全国各地铁路机务段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机务段,她几次上门介绍公司产品,并把一套软件的价格降至2万元,她说只要能在机务段安装试用,再赔也愿做。宋瑞琴的真诚感动了当时的段长,并同意安装试用他们的软件系统,金京铭的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系统”首次在铁路机务部门运用。也就是在此时,从1999年5月到2000年5月,通过沈阳铁路局锦州机务段一年的监测试用,金京铭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系统”顺利通过沈阳铁路局鉴定。以后的三年中,哈尔滨、沈阳等铁路局的机务段都先后使用他们的产品。2000年,在兰州召开的铁道部机务工作会议上,与会人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在兰州局四个机务段安装的金京铭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系统”,参观后人们无不翘首称赞宋瑞琴和她的公司为铁路机务信息化作出的贡献,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等部门领导在给公司大力支持的同时,也对宋瑞琴及金京铭公司为铁路机务信息化所做的努力予以高度评价。目前,全国18个铁路局的100多个机务段使用了他们的产品。十几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在铁路机务信息化领域中树立起“金京铭”品牌`。
    客观地讲,宋瑞琴开始做铁路机务信息化软件当时是不赚钱的,一套软件才2万元,连成本都不够。但宋瑞琴想的是服务铁路机务信息化这个大局,想的是全国铁路机务信息领域这个潜在大市场。正因为如此,公司才在市场竞争中抢占了先机,占领了市场,同时也证明十几年前宋瑞琴提出“发挥硬件优势,立足开发铁路机务软件,以‘硬’促‘软’,‘软硬’兼施,打造‘金京铭’品牌”的发展思路是有战略眼光的。十几年不懈努力,今天,“金京铭”品牌已成为全国铁路机务信息领域的引领者。

[next]

 

更“芯”换代 自主创新  紧跟铁路现代化步伐
    铁路信息化是铁路行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现代化管理的主要标志。机务信息化是机务运用安全、提高效率和改善管理的保障,是进行机务生产力布局调整、推进机车修程修制改革、推动机车装备现代化,实现铁路机务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技术支撑。十几年来,宋瑞琴和她的公司为了适应铁路机务跨越式发展,提高机务作业效率,保障行车安全,提升机务系统运输能力和管理水平,围绕“铁路机务信息化”这个永恒主题,不断更“芯”换代,研发更加适应铁路提速及铁路现代化的铁路机务软件。公司的三次更“芯”换代,伴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到现在铁路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过渡的整个过程,为铁路几次提速、铁路改革及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与支持。
    首先是2000年初,公司成功开发了WINDOWS版《机车运用安全微机管理系统》,该系统在保留公司创立初研发的DOS版所具有的机车乘务员管理、计划管理、电话语音查询、待乘管理、出勤管理等基本功能外,增加了机车周转图等新功能,并在沈阳、兰州、哈尔滨、广州、上海、昆明、南昌、柳州、济南、北京、呼和浩特铁路局的机务段推广应用。
    其次是2002年,铁路新的《机务行车安全管理规则》颁布后,金京铭按照新《规则》要求对系统重新进行了认真全面的系统分析和功能设计,并集中力量对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形成了由机车调度室自动化系统、监控安全分析系统、运用干部管理系统和运用安全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四部分组成的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机务段运用车间微机自动化管理。该系统先后在沈阳、济南、兰州、南昌、昆明、呼和浩特局推广使用,在哈尔滨局、郑州局、上海局、广铁公司等部分机务段使用,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2005年,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加快跨越式发展,分局撤销,站段合并,加之《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颁布,要求系统能够适应一段多点的管理模式,并能够与机务其他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了适应铁路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宋瑞琴组织了由10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开始进行第三次更“芯”换代。第三代新系统采用Java作为基本开发平台,综合应用WebService、B/S等先进技术,在系统开发、部署、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革命性创新。目前该系统正在青藏铁路公司实施,新系统将进一步提升铁路机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铁路现代化。
    产品的更“芯”换代,适应了铁路机务信息化快速发展,十几年来,“金京铭”品牌已被几乎所有铁路机务部门所熟知,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金京铭公司也在发展中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丰富铁路行业软件研发和系统集成经验的高科技企业。由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和北京金京铭科技有限公司编写的《机车检修质量微机监控系统》、《机车运用安全微机管理系统》培训资料,已成为铁道部机务系统员工培训的必修教材,铁道部举办的每期培训班,金京铭公司都派人参加,为系统在更大范围内应用、普及尽职尽责。2003年在兰州局T/D结合项目中与铁道部信息中心合作,负责机务段机车周转图系统与分局机调数据交换的研发工作,2004年底又积极参与铁路机务信息化总体规划工作,积极为推进铁路机务信息化进程献计献策。
    2005年5月,铁道部运输局、铁路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关于发布《铁路机务信息化规划》的通知”,《通知》在肯定铁路机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提出了“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务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机务行车安全监控体系,实现对机车、电网和列车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预警及安全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现代化的机务运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机务对运输安全和运输效率的保障能力,为机务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完成应用系统的优化整合,全面实现信息共享与综合利用;建立合格、规范的机车车载信息网络平台;建立机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个性化、专题化、智能化的支持;建立完善的与铁路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保障机制配套的机务系统维护保障体系”的铁路机务信息化中、长期目标,并指出目前铁路机务信息化工作中“没有进行系统的总体规划;应用系统分散独立,资源共享差,难以实现综合利用;各应用系统技术不规范、标准不统一、地域水平差异大”等方面的问题,为今后铁路机务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通知》下发后,宋瑞琴组织公司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并外聘专家研究制定出今后的发展目标:认真贯彻《通知》精神,继续以“源自铁路机务、服务铁路机务、奉献铁路机务”为宗旨,加大研发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金京铭”品牌优势,站稳铁路机务信息化市场,紧跟铁路现代化步伐。
    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初,宋瑞琴又提出公司新的改革方案,调整公司的组织构架与运营模式,实行“扁平化垂直管理、部门经理负责制”的新体制,其目的在于按照《通知》要求加强研发队伍建设,加大科研投入,“产、学、研”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多出适应铁路机务信息化发展的“高、精、尖”产品,以行业引领者的姿态助推铁路机务信息现代化。
    近期,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一批新的科技含量较高的系统产品正在实施或将通过铁路有关部门鉴定。一是具有“行车数据记录(司机报单等)、规章制度查询、故障检查和处理检索、运行揭示提示、列车时刻表(客、货列车)、统计软件接口,GPRS定位、与机务段实时数据通讯、语音电话、短信服务、视频采集、采用的通讯手段、配套外部环境”功能的《列车运行宝典》已研发完成,近日将通过济南铁路局鉴定。《宝典》通过司机手持PDA与地面处理系统,有效实现了“数据标准化、信息无纸化、查询智能化、通讯网络”,并为机车统计工作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源。PDA手持机强大的存储、记录、搜索和查询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机车乘务员在运行途中报点、记点、抄写乘务员报单和列车编组数据、记录机车联控违标信息等辅助作业;手持机中预存的机车故障处理信息,在途中一旦发生机车故障时为乘务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和处理方法,极大可能地避免机故。利用GPRS通讯方式,可使机务段与乘务员进行实时通讯和数据传输,是一个功能较实用价值较高的系统。如果《宝典》通过鉴定,将是金京铭公司发展的新亮点和经济增长点。二是以“整合系统,资源共享,综合利用和相对规范、统一”为特点的在系统开发、部署、使用和维护方面带有革命性创新的采用Java为平台,综合应用WebService、B/S系统研发成功,并已经在青藏公司实施。三是“机车运用安全系统”及公司专利项目“大屏幕”是公司的品牌产品,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拳头产品,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不断研发更新换代的产品。新一轮项目会尽快研发出符合铁道部LMIS规范的新运用安全管理系统,新系统包含部、局、段三级,还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新老机务段应用系统的合并,降低成本,加快市场推广进度。目前一些项目已经开始组织实施。四是立足铁路机务信息化,开拓多元市场。与德国马泰公司合作代理电气化铁路优质工具设备项目,与英国马克尼公司合作开发智能安全监控系统项目等,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宋瑞琴和她的公司不但为助推铁路机务信息化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在实践中培育出有“金京铭”特色的企业文化。13年来,企业之所以得到较快发展,源于宋瑞琴和“旗下”几十名员工“能征善战、不怕吃苦、敢争第一”的团队精神,也源于宋瑞琴“聪颖果敢、雷厉风行、耿直热情”的人格魅力。面对多变的市场,宋瑞琴聪颖果敢,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面对工作,她雷厉风行,要求自己和员工该今天完成的工作决不拖到明天;对待员工,她耿直热情,哪位员工有事、有困难,她都热情相助,被员工们亲切地称为“老宋”。13年来,宋瑞琴和员工共同打造出“留住人才、凝聚人气、体现自我、共谋发展”的和谐企业文化氛围。目前,这种企业文化,已成为员工爱岗敬业、企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
    面对铁路深化改革,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宋瑞琴感到了肩上的压力,同时立志助推中国铁路机务信息化的使命感、责任感,也促使她把压力变成动力。“源于铁路机务,服务铁路机务,奉献铁路机务”,宋瑞琴表示将用全部精力继续助推铁路机务现代化,并期盼中国铁路现代化的早日到来。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