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杂志精选 > 内容

" 中国标准 " 海外扬帆

2014-12-05 来源:《世界轨道交通》杂志
本文摘要:8月13日,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全线竣工。 "这是继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援建坦赞铁路之后,中国企业一次性建成的海外最长铁路,也是中国标准 走出去 的成功范例。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宗言说。据了解,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条现代化铁路,也是安哥拉有史以来修建的线路最长、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路。
 
  8月13日,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全线竣工。"这是继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援建坦赞铁路之后,中国企业一次性建成的海外最长铁路,也是中国标准'走出去'的成功范例。"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宗言说。据了解,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条现代化铁路,也是安哥拉有史以来修建的线路最长、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路。
 
  更值得自豪的是,由中国铁建中土集团等中资企业总承包,海外首次采用全套"中国技术标准"修建的电气化铁路--埃塞吉布提铁路于5月8日在埃塞俄比亚东部城市德雷达瓦开始铺轨。用业内专家的话说,这是一条"纯正'中国血统'的海外铁路项目",从设计、施工、监理,到轨料、施工装备、通信讯号和电气化设备、机车车辆,全部使用中国产品,也就是说,这条铁路百分百是"中国技术标准"。
 
  在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非洲时,与肯尼亚签署的蒙内铁路融资协议和与尼日利亚签订的沿海铁路项目框架合同。媒体报道李克强总理在肯尼亚介绍蒙内铁路时特别强调,蒙内铁路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资金、中国技术、中国管理、中国装备的铁路,也是带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走出去的大型项目。中铁建有关人士称此合同"将刷新中国企业海外工程纪录"。它的实施标志着中国从向欧美规范学习的初级阶段,转变为向其他国家推广普及"中国标准"的成熟阶段。
 
  曾经的"标准"之殇
 
  我们知道,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中国的高铁及铁路技术已经由当初的追随者变成今天的引领者,无论是装备、技术还是产品,中国铁路的质量水平都已经开始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并在非洲、欧洲等地奉献了不少经典的建设案例。但在中国铁路装备、技术、产品发力走出国门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就是"标准"。
 
  可以说,各种国际标准正成为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装备走出去的一大瓶颈。比如我国的一些高铁项目走出去之后,在实际项目操作过程中还要受制于国际标准,也就是欧洲标准、美国标准和日本标准,包括土耳其安伊高铁项目、伊朗高铁项目等,全部采用的是欧洲标准。
 
  在以往,中国标准走向国际一般都是通过参与国际标准竞争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某项标准提案具有竞争优势,我国会向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供国际标准的提案,争取最终变成国际标准,从而带动相关的产品走出去。
 
  据业内专家介绍,通过此次"中国标准"建成的海外最长铁路,应该说给中国标准走出去提供了一个新路径,就是绕过繁琐的国际标准之争,以"中国标准"的身份直接走出去,实现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中国产品的打包出口,有了标准作龙头,装备、产品等走出去一下子就能打组合拳,实现了提质转型升级。
 
  这次经受住了考验
 
  本次新建的本格拉铁路,西起大西洋港口城市洛比托,横贯安哥拉全境,直抵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的边境城市卢奥。铁路全长1344公里,共设车站67座,设计时速90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8.3亿美元。然而,这么重要的一条铁路由谁来建,安哥拉政府一直举棋不定。
 
  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副总经理兼安哥拉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刘峰回忆,最初,安哥拉铁路重建办邀请了美国、巴西、葡萄牙、俄罗斯等国参与投标,中国仅排在候选名单的第五位。"但是,凭借比其他建筑商更加合理的工期、造价和质量承诺,我们最终说服了他们,拿到了订单。"刘峰说。
 
  由于本格拉铁路原先的欧洲基因,开工之初,安哥拉铁路官员对中国标准能否经得起考验还有怀疑。尤其针对中国标准采用钢筋混凝土枕木代替欧标钢枕的做法,他们提出异议,认为中国生产的枕木不具备欧标钢枕的稳定性。为了证明技术的可靠性,刘峰把安哥拉交通部长等官员请到中国企业的实验室,拿出轨枕现场做起抗压和抗拉的实验,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实际的要求。
 
  旧本格拉铁路转弯半径小,列车每小时只能跑30公里。中方公司开山凿路,对全线114处小转弯半径线路进行了改造,使铁路提速到了90公里每小时。转弯半径增加后,铁路运行也更安全。这让参与试运营的安哥拉国家铁路局局长若理奥·邦古赞不绝口:"中国标准相当值得信赖。"
 
  在电务工程施工中,大量白蚁将按照原设计标准铺设的通讯光缆导线几乎全部损毁,中方迅速改进方案,重新铺设了占线路总里程约2/3的防白蚁光纤导线;针对铁路沿线车站电力匮乏、极易影响通讯信号,并可能导致行车安全等隐患,中方公司依据青藏铁路施工经验提出了太阳能供电方案……"通过这条铁路,我们确实感受到了中国标准在快速适应当地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优质高效推进工程进展方面存在优势。"首次接触中国标准的葡萄牙监理公司总协调员菲利普这样认为。
 
  得技术者得天下
 
  如果说本格拉铁路展示中国修建大型铁路的能力和水准,那么埃塞吉布提铁路展示了中国高铁的"全套技术水准",其意义又非同一般。前者主要展示建设能力和水准,后者不但要展示建设能力和水准,更要全面展示中高铁技术水平,也就是说要展示高铁"中国制造"水平,是"中国制造"在海外的一次实战较量。
 
  对于它的意义,可以这样说,中国高铁之前在外海修建高铁,只是在铁路承建方面攻城略地,是浅层次的"走出去",那么埃塞吉布提铁路则是"中国制造"的深度输出,是深层次的"走出去",是高铁技术的全方位输出,展示"中国制造"的魅力,展示东方魅力。
 
  本格拉铁路正式运营,检验了高铁建设方面的"中国标准",初步赢得了信任。但是,"中国标准"和"纯正'中国血统'"能否打入欧洲市场?是否存在差距,还需要哪些过硬的技术?"中国标准"如何让人心服口服?的确值得深思。
 
  业内专家坦言,也许为了"打天下",我们在责任心方面、在拼精神方向,是发达国家不能比拟的,但是,责任心是不可靠的,也难以赢得所有的人的信任。因为每个人的责任心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人在不同时候的责任心恐怕也不一样,所以,每个技术细节必须严格的要求,用技术标准、科学管理和行业服务来说服人,才是最可靠的,也才能赢得海外的深度信任。
 
  伴随装备"走出去"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走过了以劳务输出为主和以施工总承包为主的坎坷路程,前者提供的是廉价劳动力,谈不上附加值,后者靠成本优势,附加值很低。进入21世纪,我国企业自主承建的海外项目越来越多,高层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型项目也逐年增加。但遗憾的是,在中国资金、中国技术、中国管理,甚至中国装备"走出去"的同时,绝大部分项目唯独将"中国标准"留在国内,以致中国企业承建的大量海外工程极少采用中国标准。
 
  标准是链接产业的最有效的途径。以铁路建设为例,包括土方、桥涵施工、铺轨及站房建设,以及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给排水等系统,配套的机车和车厢及相应检测维护设备。且不说蒙内铁路不是肯尼亚唯一的铁路,尼日利亚也不仅沿海地区需要建设铁路,也不说这两个项目对非洲的辐射效应,土方、桥涵施工,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给排水等系统,哪一个仅限于铁路?哪一个不对应着中国标准及国内技术领先、能力过剩、急于拓展海外市场的相关产业?中国铁建董事长、党委书记孟凤朝表示,在境外采用"中国标准"修建铁路的示范意义还在于,铁路建设作为中国装备"走出去"的先行者,必将带动更多更好的中国装备走出去。就拿本格拉铁路来说,从设计到施工全部采用了中国铁路的建设标准,带动了钢轨、水泥等建筑材料、通讯和大型机械设备,以及运营机车、车辆等中国产品的"集体闯非洲"。
 
  可见,标准对于中国装备、技术、产品走出去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在推销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时候,国务院领导也一再强调,要实现装备和标准一起走出去。因为即使装备、产品走出去了,但是标准采用的是别人的,还是会受制于人,要改造自己的技术去适应他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还需要给国外标准"打工",占据的是产业链分工的低端。"中国标准"正伴随着中国装备、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 中国标准 " 海外扬帆

《世界轨道交通》杂志

 
  8月13日,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全线竣工。"这是继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援建坦赞铁路之后,中国企业一次性建成的海外最长铁路,也是中国标准'走出去'的成功范例。"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宗言说。据了解,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条现代化铁路,也是安哥拉有史以来修建的线路最长、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路。
 
  更值得自豪的是,由中国铁建中土集团等中资企业总承包,海外首次采用全套"中国技术标准"修建的电气化铁路--埃塞吉布提铁路于5月8日在埃塞俄比亚东部城市德雷达瓦开始铺轨。用业内专家的话说,这是一条"纯正'中国血统'的海外铁路项目",从设计、施工、监理,到轨料、施工装备、通信讯号和电气化设备、机车车辆,全部使用中国产品,也就是说,这条铁路百分百是"中国技术标准"。
 
  在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非洲时,与肯尼亚签署的蒙内铁路融资协议和与尼日利亚签订的沿海铁路项目框架合同。媒体报道李克强总理在肯尼亚介绍蒙内铁路时特别强调,蒙内铁路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资金、中国技术、中国管理、中国装备的铁路,也是带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走出去的大型项目。中铁建有关人士称此合同"将刷新中国企业海外工程纪录"。它的实施标志着中国从向欧美规范学习的初级阶段,转变为向其他国家推广普及"中国标准"的成熟阶段。
 
  曾经的"标准"之殇
 
  我们知道,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中国的高铁及铁路技术已经由当初的追随者变成今天的引领者,无论是装备、技术还是产品,中国铁路的质量水平都已经开始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并在非洲、欧洲等地奉献了不少经典的建设案例。但在中国铁路装备、技术、产品发力走出国门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就是"标准"。
 
  可以说,各种国际标准正成为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装备走出去的一大瓶颈。比如我国的一些高铁项目走出去之后,在实际项目操作过程中还要受制于国际标准,也就是欧洲标准、美国标准和日本标准,包括土耳其安伊高铁项目、伊朗高铁项目等,全部采用的是欧洲标准。
 
  在以往,中国标准走向国际一般都是通过参与国际标准竞争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某项标准提案具有竞争优势,我国会向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供国际标准的提案,争取最终变成国际标准,从而带动相关的产品走出去。
 
  据业内专家介绍,通过此次"中国标准"建成的海外最长铁路,应该说给中国标准走出去提供了一个新路径,就是绕过繁琐的国际标准之争,以"中国标准"的身份直接走出去,实现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中国产品的打包出口,有了标准作龙头,装备、产品等走出去一下子就能打组合拳,实现了提质转型升级。
 
  这次经受住了考验
 
  本次新建的本格拉铁路,西起大西洋港口城市洛比托,横贯安哥拉全境,直抵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的边境城市卢奥。铁路全长1344公里,共设车站67座,设计时速90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8.3亿美元。然而,这么重要的一条铁路由谁来建,安哥拉政府一直举棋不定。
 
  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副总经理兼安哥拉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刘峰回忆,最初,安哥拉铁路重建办邀请了美国、巴西、葡萄牙、俄罗斯等国参与投标,中国仅排在候选名单的第五位。"但是,凭借比其他建筑商更加合理的工期、造价和质量承诺,我们最终说服了他们,拿到了订单。"刘峰说。
 
  由于本格拉铁路原先的欧洲基因,开工之初,安哥拉铁路官员对中国标准能否经得起考验还有怀疑。尤其针对中国标准采用钢筋混凝土枕木代替欧标钢枕的做法,他们提出异议,认为中国生产的枕木不具备欧标钢枕的稳定性。为了证明技术的可靠性,刘峰把安哥拉交通部长等官员请到中国企业的实验室,拿出轨枕现场做起抗压和抗拉的实验,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实际的要求。
 
  旧本格拉铁路转弯半径小,列车每小时只能跑30公里。中方公司开山凿路,对全线114处小转弯半径线路进行了改造,使铁路提速到了90公里每小时。转弯半径增加后,铁路运行也更安全。这让参与试运营的安哥拉国家铁路局局长若理奥·邦古赞不绝口:"中国标准相当值得信赖。"
 
  在电务工程施工中,大量白蚁将按照原设计标准铺设的通讯光缆导线几乎全部损毁,中方迅速改进方案,重新铺设了占线路总里程约2/3的防白蚁光纤导线;针对铁路沿线车站电力匮乏、极易影响通讯信号,并可能导致行车安全等隐患,中方公司依据青藏铁路施工经验提出了太阳能供电方案……"通过这条铁路,我们确实感受到了中国标准在快速适应当地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优质高效推进工程进展方面存在优势。"首次接触中国标准的葡萄牙监理公司总协调员菲利普这样认为。
 
  得技术者得天下
 
  如果说本格拉铁路展示中国修建大型铁路的能力和水准,那么埃塞吉布提铁路展示了中国高铁的"全套技术水准",其意义又非同一般。前者主要展示建设能力和水准,后者不但要展示建设能力和水准,更要全面展示中高铁技术水平,也就是说要展示高铁"中国制造"水平,是"中国制造"在海外的一次实战较量。
 
  对于它的意义,可以这样说,中国高铁之前在外海修建高铁,只是在铁路承建方面攻城略地,是浅层次的"走出去",那么埃塞吉布提铁路则是"中国制造"的深度输出,是深层次的"走出去",是高铁技术的全方位输出,展示"中国制造"的魅力,展示东方魅力。
 
  本格拉铁路正式运营,检验了高铁建设方面的"中国标准",初步赢得了信任。但是,"中国标准"和"纯正'中国血统'"能否打入欧洲市场?是否存在差距,还需要哪些过硬的技术?"中国标准"如何让人心服口服?的确值得深思。
 
  业内专家坦言,也许为了"打天下",我们在责任心方面、在拼精神方向,是发达国家不能比拟的,但是,责任心是不可靠的,也难以赢得所有的人的信任。因为每个人的责任心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人在不同时候的责任心恐怕也不一样,所以,每个技术细节必须严格的要求,用技术标准、科学管理和行业服务来说服人,才是最可靠的,也才能赢得海外的深度信任。
 
  伴随装备"走出去"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走过了以劳务输出为主和以施工总承包为主的坎坷路程,前者提供的是廉价劳动力,谈不上附加值,后者靠成本优势,附加值很低。进入21世纪,我国企业自主承建的海外项目越来越多,高层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型项目也逐年增加。但遗憾的是,在中国资金、中国技术、中国管理,甚至中国装备"走出去"的同时,绝大部分项目唯独将"中国标准"留在国内,以致中国企业承建的大量海外工程极少采用中国标准。
 
  标准是链接产业的最有效的途径。以铁路建设为例,包括土方、桥涵施工、铺轨及站房建设,以及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给排水等系统,配套的机车和车厢及相应检测维护设备。且不说蒙内铁路不是肯尼亚唯一的铁路,尼日利亚也不仅沿海地区需要建设铁路,也不说这两个项目对非洲的辐射效应,土方、桥涵施工,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给排水等系统,哪一个仅限于铁路?哪一个不对应着中国标准及国内技术领先、能力过剩、急于拓展海外市场的相关产业?中国铁建董事长、党委书记孟凤朝表示,在境外采用"中国标准"修建铁路的示范意义还在于,铁路建设作为中国装备"走出去"的先行者,必将带动更多更好的中国装备走出去。就拿本格拉铁路来说,从设计到施工全部采用了中国铁路的建设标准,带动了钢轨、水泥等建筑材料、通讯和大型机械设备,以及运营机车、车辆等中国产品的"集体闯非洲"。
 
  可见,标准对于中国装备、技术、产品走出去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在推销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时候,国务院领导也一再强调,要实现装备和标准一起走出去。因为即使装备、产品走出去了,但是标准采用的是别人的,还是会受制于人,要改造自己的技术去适应他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还需要给国外标准"打工",占据的是产业链分工的低端。"中国标准"正伴随着中国装备、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